编者按:新能源装机仍要加速,但不能过速。为了行业健康发展,应有效控制爆发式增长,把“加速跑”变成“快步走”。
新能源装机,一定要爆发式增长吗?
2017年12月22日,冬至日,记者的不少微信群像往常一样平静,除了偶尔跳出的几条冬至祝福。唯独一个光伏行业讨论群是例外,群里的信息以平均7~8秒一条的速度出现,延续了整个上午。让群里的投资人、光伏从业者如此兴奋或者说激动的原因,是国家发改委网站公布的一份业界期待已久的文件——《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项目价格政策的通知》。
这个被视作决定2018年光伏补贴乃至行业走向的文件,此前一直没有正式出台。微信群里对它的猜测始终没有停止过——在2017年早些时候,有光伏企业认为,按照当前的发展情况,分布式光伏补贴下调0.07元/千瓦时的可能性很大;但在7月份装机快速增长之后,补贴缺口开始再次被人提及,于是也有投资机构做出预测,补贴会下调0.12元/千瓦时左右。
最终,国家发改委将补贴幅度确定为0.37元/千瓦时,下调了0.05/千瓦时,下调幅度小于不少人的预测。一个光伏投资人在群里问:分布式还干么?很快,就有人回复:干!
让这位投资人如此发问的原因,是2017年的分布式爆发性增长实在太过亮眼。当下,不少研究机构已明确指出,全年完成20吉瓦的新增装机应该不成问题。20吉瓦,相当于2014、2015年每年新增装机的10倍、2016年的5倍。
装机爆发,并非首次在光伏行业出现。组件大批回归国内的2013年,地面电站就曾出现类似的场景。如果把范围扩大到整个新能源领域会发现,集中式风电也在2009年左右出现过装机爆发。
对于新兴产业,爆发式增长不是坏事。特别是当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只有获得一个加速度,才能让行业有动力进步,企业也因此增加收入。
然而,装机需要爆发,但不能“爆炸”,行业仍要加速,但不应失速。地面光伏、集中式风电曾经的经验告诉我们,爆发不能持续太久,和再加速相比,及时控制速度更重要。
小爆发造就大爆发
分布式光伏的第一次爆发,出现在2016年,但这比不少人的预期晚了2~3年。
2013年,国务院出台多项关于分布式发展的规划,直到今天,当时的政策仍被业内人士评价为“非常优惠、非常利好”。但政策虽好,却没给分布式带来类似地面电站的快速增长。此后两年,平均每年2吉瓦的新增装机,让分布式光伏的发展始终低于预期。
2013年时,记者曾在一位分布式光伏“试水者”的单元楼屋顶上,看到他自己架设的太阳能板。当时问他,作为试水者什么最难?他说政策其实已经不成问题,反而是和全楼一户户邻居的沟通费了一些时间。但事实上,眼前的太阳能板仅有10多块,与几十兆瓦的地面电站相比,规模上无法相提并论,还增加了额外的沟通成本。
但不久之后,竞价上网、项目控制等政策出台,让地面电站的项目数量快速减少,好的项目更是凤毛菱角。一些投资者毫不犹豫地转向分布式开发,4吉瓦的小爆发便在2016年出现了。
更重要的是,更多投资者在这波小爆发中看到了分布式的前景。于是,光伏企业不仅继续加投项目,还在从荒漠回到城市的过程中积极寻找到了新的空间和可能。此后的一年中,整个光伏行业出现了三个明显变化:新场景、新技术和新市场。
所谓新场景,即分布式光伏不再仅限于屋顶,车棚、荒山、池塘、农田、大棚等以前根本没有想到的地方,都出现了或多或少的光伏板。新技术,则指各种转化率更高的组件,在有限的范围内,组件效率越高就意味着盈利能力越强,于是,PERC、半片、叠瓦、MWT等纷纷出现,不断刷新高效组件的概念。新市场,是从西部向东部的转变。在地面电站时期,光伏项目主要聚集在西部,但分布式项目爆发后,企业开始尝试资金充足、且用电需求较大的东部和中部地区。
可以说,政策带来的小爆发,让行业在新的空间快速调整,并让行业出现新的提升。这些提升,才是2017年大爆发的重要条件。
再扩张付出大代价
有业内人士认为,大爆发之后,区域不平衡已经出现——在大多数地区,分布式光伏在发电总装机中的占比仍在2%~3%左右,甚至更少,但在有些地区,分布式光伏装机占比已经较高,个别地区已经接近10%。
但无论是在占比较高的地区还是其他地区,共同的问题正在凸显。
首先就是消纳。对于这个问题,业界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些投资者认为,分布式光伏在东部发展,不会出现太多的消纳问题。但更多的人抱有相反的观点,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中心研究员时璟丽认为,如果持续以这样的规模再发展两三年,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就是局部消纳困难。因为电网消纳的整体容量有限,如果一个区域内的可再生能源渗透率超过一定的比例,电网要么需要进行大量增设备和扩容升级,要么在一些时段就将出现限电。彭博新能源财经分析师刘雨菁也持类似的观点,她认为,如果一个地区的分布式光伏建得过多,就不能低压并网,只能用高压并网,但就目前情况来看,电网的升级速度已经赶不上分布式光伏爆发的速度。
其次是质量。2017年7月,“部分户用光伏组件质量不佳”的新闻在微信朋友圈广为流传。时璟丽认为,出现这种问题,原因之一就是,光伏整体装机增长过快,远超预期。记者曾听过一个组件市场的潜规则:最好的组件供给电站,差一点的给工商业屋顶,最差的给户用光伏。在整体装机量很大的前提下,质量较高、价格较高的组件一定是被前两者全部拿走,户用光伏只能选择便宜但质量较差的组件。试想,如果新增装机总量可以被适当控制,让市场优胜劣汰,那么部分质量差的组件就会出局;反之,如果装机量不被有效控制,低端组件就一直能够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从而带来更多质量问题。
第三就是补贴。如果说质量是新问题,那么补贴则是一个老问题。只是,大爆发让这个问题更加突出。有业内人士指出,分布式光伏装机主要出现的2016年和2017年,正是固定电价较高的时候,此时的快速扩张,也等于把以后的份额提前用掉,行业未来的发展会很难受。业内人士所说的难受,主要和补贴相关。众所周知,补贴拖欠是可再生能源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截至2017年10月,累计补贴拖欠额达到了1000亿元。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装机继续爆发,补贴就真的成了“不可承受之重”。
快步走取代加速跑
从目前的趋势看,2018年,分布式光伏新增10~20吉瓦的概率较大。
企业方面,据刘雨菁介绍,彭博新能源财经在不久前开始调查光伏企业2018年的投资意愿,结果显示,国企投资不会放慢脚步,民企虽然在观望,但对行业的前景都较为乐观。
用户方面,时璟丽认为,2018年非全额上网的分布式光伏仍然将执行固定补贴政策,即便度电补贴有所下降,但从目前的电费水平和补贴水平综合计算,用户仍然是可以获益的。在前两年示范效应带动下,更大的需求将会出现。
但事实上,爆发式装机或已并不可取,可行的做法是既满足适度的装机增长,又不偏废行业健康。要实现这个目标,相关部门就要采取措施,有效控制爆发式增长,把“加速跑”变成“快步走”。
对于政府,应当提出标准,端稳现有盘子。当前,政府始终缺乏对局部区域可再生能源占比标准的规定。在分布式光伏装机占比较小时,其对电网的影响并不明显,但如果2018年继续出现20吉瓦的新增装机,或将有更多地方面临消纳问题。因此,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及时制定标准,明确本地区负荷条件和接纳限额,如果装机超过限额,企业就需要提前备注和申报,以防出现消纳困难。
对于行业,则要自我挖掘,努力做大盘子。分布式的应用场景已经很多,但在不少光伏专业人士看来,仍然有诸多领域没有被挖掘。随着光伏组件技术的进步,成本降低,可以把更多的场景,如全景天窗、玻璃幕墙等全部囊括进来,那么,现有的市场空间仍然有望出现几何倍数的拓展,为未来的继续扩张留足空间。
原标题:分布式光伏 一定要爆发式增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