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188金宝搏下载app » 市场 » 正文
 
欧盟强化可再生能源目标 到2030年35%的能源应为清洁能源
日期:2018-01-24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xiaoguang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编者按:欧洲的立法者们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将大大提振有关欧盟清洁能源的雄心。欧洲议会日前表示,到2030年,欧盟能源消耗的1/3以上应来自于风力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而现有目标仅略高于1/4。但这一决定尚未具有法律约束力——欧洲议会现在需要与各国政府协商该计划,而后者可能会试图降低这一目标。
这些措施旨在帮助欧盟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欧盟是世界第三大温室气体排放国,仅次于中国和美国,其排放的温室气体约占全球总排放量的10%。根据《巴黎气候协议》,欧盟各国政府已于2016年达成协议,到203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水平上削减至少40%。这一目标如今仍然有效。

上个月,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欧盟各成员国投票决定,到2030年,27%的能源需求以及一半的电力需求应该来自于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而不是核能。这是一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目标。但是,欧洲议会下属工业、研究和能源专家委员会的一些成员认为,这一目标还远远不够。他们之前曾提出,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应至少占欧盟能源结构的35%。欧洲议会于1月17日投票支持这一目标。

挪威奥斯陆国际气候与环境研究中心气候政策专家Glen Peters表示:“提升的政策雄心是受欢迎的消息。”但无论是当前的约束性协议还是新草案都没有明确说明它们将削减多少温室气体排放。Peters说,因此,它们无法保证欧盟将达到2030年的排放目标。“只有时间的推移才能够揭示,这些相互作用的政策的结合是否有效地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

欧盟也有一个更短期的可再生能源目标——到2020年从清洁能源中获得20%的能源。这一目标依然没有改变,而欧盟似乎也有望实现这一目标。自2004年以来,来自可再生能源的能源占比已经翻了一番,达到了最终能源消耗的17%(包括取暖和运输的能源消耗)。

在一些欧盟国家,清洁能源已经占据主导地位——瑞典在可再生能源方面的需求已经超过其能源需求的50%,而芬兰约为40%。其他国家,如德国,正计划在未来几十年大力扩大可再生能源的产能。但是,包括荷兰和英国在内的一些国家仍然落在后面。

批评人士指出,提高可再生能源的目标可能会促使各国通过燃烧生物质来产生更多的电力,而这可能会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并会导致碳排放。

科学家尤其关注森林生物量,它包括砍伐现有树木,燃烧它们以获得生物能源,同时释放出原本被其封存的碳。近日,700多名科学家写信给欧洲议会,敦促其禁止这种做法。但是该草案并没有提出彻底的禁令——它只是说,应该把“优先权”赋予焚烧木材废料和残留物。

“未来的几十年里,在能源生产中,让圆木燃烧起来会产生一种危害气候的碳债务。”Felix Creutzig说。他是位于柏林的墨卡托全球土地和气候变化研究机构的土地使用专家。他说:“这是一个概念上的错误,与欧洲可再生能源计划的气候缓解目标背道而驰。”

然而,这项法律草案将禁止棕榈油在2021年以后作为生物燃料进行使用,这是因为棕榈油被广泛认为是导致森林砍伐的罪魁祸首。此举引发了马来西亚对于投票结果的抗议,该国是棕榈油在欧洲的主要出口国。

欧洲议会还投票通过提高欧盟的能源效率目标,并使其具有法律约束力。根据当前的能源计划,欧盟成员国需要在2021年以后实现建筑和消费品的30%的能源效率;欧洲议会现在建议它们在那个时候达到35%的能源效率。

一次能源可以进一步分为再生能源和非再生能源两大类型。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质能、波浪能、潮汐能、海洋温差能、地热能等。它们在自然界可以循环再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不需要人力参与便会自动再生,是相对于会穷尽的非再生能源的一种能源。

原标题:欧盟强化可再生能源目标 到2030年35%的能源应为清洁能源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21spv.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中国科学报作者:赵熙熙
 
[ 188金宝搏下载app 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118金宝app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