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容配比(也称功率比),就是光伏逆变器所连接的光伏组件的功率之和与逆变器的额定容量比。一直以来,组件和逆变器容配比标准都是1:1,但是从实际应用以及国际上的实践情况来看,这一标准显然已经过时,系统最优的容配比往往都大于1:1。
《GB50797-2012: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中规定,光伏发电站中安装的光伏组件的标称功率之和称为安装容量,计量单位为峰瓦(Wp);光伏发电系统中逆变器的配置容量应与光伏方阵的安装容量相匹配,逆变器允许的最大直流输入功率应不小于其对应的光伏方阵的实际最大直流输出功率。
而在国际上,光伏发电系统的交流容量定义为光伏系统额定输出或者该容量为合同约定的最大功率,通常单位为MW。将光伏组件功率之和作为光伏系统的额定功率也很常见,显然,国内的标准还处于“也很常见”的队列之中。在功率比方面,国际上光伏电站通常设计成高光伏-逆变器功率比(PVIR)以获得低的度电成本。
事实上,适度提高光伏-逆变器容配比是光伏系统设计重要的技术创新,2012年之后普遍被光伏界所接受,尤以美国FirstSolar为代表,其电站容配比一般都选在1.4:1.0。
“在美国,我参观过一家容配比为1.4:1.0的光伏电站,上午时功率满功率运行,在正常的时间内,不会超负荷运行,逆变器达到额定功率以后转入限功率运行,不会影响安全性。” 王斯成介绍到。
如果基于平均化度电成本最低的原则来判定系统的优劣,系统最优的光伏-逆变器容配比均大于1:1。换句话说,一定程度的提升光伏组件容量(也称组件超配),将有助于提升系统的整体效益。事实上,目前很多电站为了提高逆变器的运行效率和电站收益,都采用了组件超配的方法。
此外,王斯成还指出,光伏-逆变器容配比并不是越高越好,涉及到辐照资源、环境温度、组件和直流设备成本、土地费用、电价水平、“限光率”等多种因素,还是要基于“度电成本LCOE最低”的原则优化设计。
“最近严查扩装,但是扩装可以大大提升系统的收益率,降低成本,为什么不被允许?”王斯成在会上强调到,“呼吁尽快修订国标GB50797,消除阻碍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