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188金宝搏下载app » 市场 » 正文
 
从光伏层面看“越南制造”会取代“中国制造”吗?
日期:2018-02-12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xiaoguang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编者按:作为中国西南边陲接壤的邻国,越南最近在国际社会引起了不小的关注。2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与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互致新年贺信。就在近期,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赴易事特(300376)并购标的越南光伏采访,有幸对越南制造有了一番近距离了解。

2017年10月,越南公布的2017年第三季度GDP增速达到7.46%,超过了同期印度和中国的增速,位居全球第一,国际上也纷纷开始讨论越南是否会成为下一个“经济奇迹”。

低成本优势

如今的越南,正值人口红利黄金期,大量廉价劳动力的释放推动经济快速增长。2017年全年,越南GDP同比增速达6.81%;过去十年,越南GDP平均增速也在6%左右,远远高出全球平均增长水平。

凭借低廉劳动力成本,越南正吸引着全球制造业的转移,特别是承接了大量来自中国的制造业产能,耐克、三星、LG乃至英特尔都纷纷在越南设立工厂。2010年,越南首次超过中国,成为耐克最大的鞋类制造基地。

记者本次采访的对象越南光伏总经理杨勇智,对此体会颇深。他所管理的越南光伏公司于2014年成立,如今已经拥有4.0GW光伏组件设计产能,成为整个东南亚地区首屈一指的光伏龙头企业。

在杨勇智看来,公司将产能设在越南的成本优势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人工成本,越南员工年均收入约合3.3万元人民币,是国内可比的用工成本的1/3;即便如此,该公司用工薪酬也较越南当地其他制造业平均高出约50%。而一份海外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越南劳动力平均年薪为2948美元,低于泰国的4923美元,更是远低于中国的10134美元。

二是用地成本,相比国内,越南的工业用地购置成本相对较低,有些甚至还可以获得永久产权。

三是能源成本,光伏产业是耗电大户,越南当地的平均工业用电价格约合0.48元人民币/度,中国国内各地区的工业用电价格在0.7-0.9元/度之间。

四是税负成本,按照越南税法,外商在很多行业的投资项目可以享受“两免四减半”税收优惠,即前两年免税企业所得税,后四年减半征收;对于部分高科技产业,越南方面还给出更优惠的“四免九减半”政策。

除此之外,由于中国光伏产业出口受到欧美地区“双反”制裁,越南则可以有效规避这一制裁风险。杨勇智透露,即便考虑到特朗普政府最新颁布的“201法案”(对所有向美国进口光伏产品无差别征收35%保护税率)后,越南光伏组件的销售价格仍比中国同行具有0.31美元/W的巨大价格优势。

转移容易取代难

事实上,这几大成本优势同样是不少中国制造产业转移越南的原因。巨大的成本优势之下,越南制造将“全面取代”中国制造的说法开始甚嚣尘上。

但在记者看来,虽然中国部分制造行业已经逐步转移到越南,但越南制造“全面取代”中国制造的说法还不太现实。

首先是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完备度。中国制造业目前具备全球最完备的产业链供应体系。例如一辆汽车的生产,需要用到数千甚至上万家供应商的支持,全球范围内只有中国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提供全产业链的供应配套服务,但越南目前远未具备这样的基础。

杨勇智对这一看法也表示赞同。他强调,光伏是一个产业链结构比较简单的行业,主要包括上游硅片到中游电池再到下游组件三个环节。他在创立越南光伏之初,曾一度严重受制于光伏电池的采购制约,甚至“拿钱都买不到货”。无奈之下,只好在越南再度成立一家越南电池公司,确保了光伏电池的供应,后续还有可能继续在越南打造上游硅片的产能。

如果产业链简单,将全产业链都“搬到”越南固然不算什么问题,但诸如汽车、消费电子等精密复杂的产业链,整体转移到越南几乎是一个无法完成的任务。

第二是基础建设。越南经济虽然高速增长,但基础建设水平仍远远落后与中国。有人直言,越南基础建设目前还是中国上个世纪“90年代”的面貌。

第三是本土企业实力较弱。越南统计总局数据显示,2015年越南出口总额达1621.1亿美元,其中外资企业出口额约为1105.9亿美元,占全国出口额的68.2%。

不仅如此,排除外资企业出口额后,越南本土出口中的大部分来自农林水产品出口,真正的越南本土制造业出口可以忽略不计。

相比之下,“越南制造”的模式更类似于上个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走的都是来料加工的代工模式,所谓“越南制造”中,除了工人与产地,其他越南元素少之又少,越南本土还远远没有出现类似华为、美的、格力这样强有力的制造品牌。

虽然越南短期内还无法取代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但“越南制造”近年来的异军突起和企业的大面积迁移依然向中国制造业敲响警钟。“中国制造”不再一枝独秀,而是迎来更多方面的挑战。

对于成本优势不再的中国制造业而言,面对越南制造来势汹汹的竞争,应该何去何从?风物长宜放眼量,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构想中应该可以找到答案。

2017年11月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河内与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会谈时,双方就深化中越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达成重要共识,双方同意落实好共建“一带一路”和“两廊一圈”合作文件,促进地区经济联系和互联互通,推动经贸、产能、投资、基础设施建设、货币金融等领域合作不断取得务实进展。

今年2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与阮富仲互致新年贺信时表示,2017年中越“一带一路”与“两廊一圈”战略对接迈出重要步伐,双边贸易额实现1000亿美元目标,人员往来近1000万人次,两国人民从双边关系发展中有了更多的获得感。



记者认为,中国企业一方面可以以越南制造作为借鉴,进一步优化自身产业体系;另一方面,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顺应“一带一路”倡议,将部分中低端产业布局到更具备成本优势的越南,将外部优势为我所用,也不失为一条值得探索的方向。
原标题:从光伏层面看“越南制造”会取代“中国制造”吗?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21spv.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证券时报作者:李映泉
 
[ 188金宝搏下载app 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118金宝app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