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产业从地面光伏电站建设,到屋顶“抢装”,从工商业应用,到农林牧副渔全方位覆盖。变化的是推广方式,不变的是火热程度,带着“清洁能源”标签的光伏产业始终受政策和市场青睐。
不过,高速增长也意味着,技术和效率的比拼更加激烈。为了实现平价上网的未来,提质增效是被写进重点工作的准则,提高光伏发电的经济性刻不容缓。
总体来看,光伏发电市场仍处于全面上涨态势中,装机快速增长。据业内人士分析,这得益于政策的一路加持,光伏行业的投资热情未冷,并且技术和系统升级也为市场加注了新兴驱动力。
目前,我国光伏产业占据了不少竞争优势。例如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片等产量领先;例如黑硅技术、P型单晶电池技术稳步推进;例如上中下游企业获利持续增长;例如,光伏技术和产品“走出去”的国际布局层级式铺开,等等。
据公开统计数据,2017年,我国光伏组件出口量相较上一年增加了16GW朝上。尤其是2017年第四季度,国内光伏产品对美国出口出现了一个小高峰。同时,对印度、巴西等国家的电池片出口增长态势明显。
借着光伏产业春风,不少相关产品需求量上涨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例如光伏玻璃。研究显示,2017年,光伏玻璃需求增长率在20%以上。一方面得益于供需关系,一方面得益于工业绿色转型之机,光伏玻璃2018年市场形势仍将偏于“求大于供”。
当然,这还只是光伏市场的一部分行情。业界普遍认为,说光伏产业已是“夕阳产业”为时尚早,新的利润增长点有望焕发新生机。
例如分布式光伏。这个在2017年被戏称“火出天际”的市场一整年都是热闹非凡,不是忙着“抢屋顶”就是忙着“抢大棚”,可谓撑起了光伏产业持续增长的半边天。越来越多人看好分布式光伏的运作模式,资本入局者不知凡几。
先不说有多少分散资源供其使用,就分布式光伏更靠近用户侧的特性而言,其实际应用场景就足以架构起一个庞大的市场。更有专家分析,分布式能源利用模式能够提高电网弹性,更有助于推动新能源成本下降,商业运作的可实操性强。
再例如,光伏与储能的叠加。若说到光伏发电,很多人会想到最典型的“弃光”痛点。这是一个与产出和消纳比例息息相关的问题,而如果能将“光伏+储能”结合起来,是否会产生突破瓶颈的方案呢?业界展开了有益尝试,甚至打造出了光伏公路、光伏机器人、光伏伞等产品。
综上所述,一个产业是否能够长期繁荣,关键还在于生态圈构建地是否成功。以前,人们觉得光伏电站离生活很远;现在,光伏电站上了屋顶,光伏公交站惊艳亮相,光伏发电逐渐平价,渐次渗透民用市场的光伏产业,为何不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