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7年对于大多数光伏企业来说是个丰收年,业绩增长迎来了小高峰。截至目前为止,公布了2017业绩的光伏企业仍是飘红居多,而且营收和利润成倍上涨的大有公司在。
例如,阳光中科营收同比增长501%,净利润同比增长突破了100%;隆基股份,预计2017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10%以上。乍一看,光伏产业似乎又迎来了一波“大跃进”,但是兼并重组浪潮还是在时刻提醒行业,“暴风雨”也一并而至。
纵观整个光伏产业链,中上游的竞争压力不小,而下游应用领域的优胜劣汰则更甚。不少从业者也坦言,下游光伏应用技术门槛相对较低,想要入局者不少都是从这个方向切入,导致市场“乌泱泱”一大片,竞争很是激烈。
尤其是光伏平价上网目标已定,时间节点的临近让光伏行业弥漫着一股更浓重的硝烟味。带着资本而来的,大手笔买卖交易;带着技术而来的,不是强强联手就是兼容并购;大型企业选择扩充产能,走升值路线。如此一来,大大加速了光伏产业整合的进程。
价格必须降,成本刷新低,技术升级是大势所趋,最终将与“价格竞争”双管齐下,驱动光伏产业走向平价上网时代。目前,中国品牌光伏系统价格率先开始下降,整个市场有序降价只是时间的问题。
成本的追逐说到底仍是一场技术的较量,看谁先在光伏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致力于创新,不断用技术引导价格优势的企业,才能最终在平价节点到来之前从容占据市场。
那么,就各个环节而言,光伏行业到底距离平价上网还有多远呢?
有机构粗略计算了下,光伏行业的成本把控其实已经非常接近平价标准。尤其是硅片和硅料,即使按照平价标准也依然可以保持4到5成左右的毛利率。相比之下,电池片、组件、光伏系统降幅基本在23%到45%的区间内,部分环节面临的降价压力较大。
但是,事无绝对,石墨烯或将成为光伏平价上网的中坚助力。
做光伏的,对石墨烯应该并不陌生,其代表着行业技术研发的重大进步。以石墨烯为基础制作的光伏组件,将大幅提高发电效率,更快速地降低成本,是被业界认可的未来光伏产业化应用的关键因素。
石墨烯在光伏产业中的价值可不小,借力“石墨烯+镀膜玻璃”、“石墨烯+电池”、“石墨烯+PERC工艺”等,企业有望深挖市场需求,进一步迎合平价趋势。
同时,平价上网的另一重要推手,正是目前被炒得火热的分布式光伏。作为大型光伏电站需求逐渐饱和之后的新增益点,分布式带来了更多消费侧的建设商机。2017年,分布式光伏以同比增长近5倍的成绩惊艳四座。
随着“光伏+”应用的崛起,户用模式在全国版图内构建起了点对点式的光伏建设网络。由于其自身优势显著,商业模式灵活,发展前景可观,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投资者,还直接导致了各大企业的“跟风式”能源系统升级。
很多人笑称,分布式光伏就是在一系列的“抢字诀”中壮大的,屋顶、棚舍、鱼塘,只要能盖光伏板的地方统统没有放过。村民可以利用光伏并网发电获取额外收入;农民可以在光伏大棚下体验现代化种植;图书馆可以光储一体,用电不用钱……
哪里需要电,哪里就可以有光伏板,对于日照条件较好的地区来说,也不再担心消纳的问题,这就是分布式带来的【就近发电—并网—转换】一站式解决方案。因此,业界普遍看好分布式光伏产业发展,认为其将激活光伏产业可持续发展基因。
有鉴于此,关于“光伏已成夕阳产业”的论调言之尚早。在技术创新和应用模式创新下,光伏产业的生命力有了新鲜血液支撑。我国对于光热发电的支持力度不减,平价上网的拐点将至,业界预计,2018年,光伏新增装机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约在40—50吉瓦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