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由清华大学与中盐金坛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共建的盐穴压缩空气储能发电系统国家示范项目于今日或能源局批复,该项目中技术有望突破储电规模小和转换效率低下等难题,为社会电力的稳定供应带来可观效果。
“盐穴压缩空气储能发电系统国家示范项目”于2017年5月27日获国家能源局批复,项目拟建设1套60MW盐穴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由清华大学与中盐金坛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共建。该项目于2017年6月成立“清华大学—中盐金坛压缩空气储能技术联合研究中心”,并组建了以清华大学梅生伟教授为项目首席科学家的技术专家团队协力推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国家示范项目。12月25日,在项目奠基仪式上,项目首席科学家梅生伟教授表示,盐穴压缩空气储能项目能够实现电能的大规模存储和高效转换,支撑我国电力系统对于大规模清洁储能发电技术的需求,助力电力系统安全高效运行。
据悉,压缩空气储能是指在电网负荷低谷期将电能用于压缩空气,并将高压空气存储在地下盐穴、报废矿井、沉降的海底储气罐、山洞、过期油气井或新建储气室中,在电网负荷高峰期释放压缩空气推动透平发电的储能方式。
梅生伟教授介绍,中盐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发电系统国家示范项目”落址于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项目采用清华大学的基于压缩热回收的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利用金坛地下盐穴作为储气室,一期建设储能容量为60 MW×5 h压缩空气储能电站,2018年底实现储能发电,系统电换电储能效率达到60%以上,能够强力支撑当地电网的调峰需求,促进电力系统经济运行,缓解峰谷差造成的电力供应紧张局面。未来将分期建设装机容量达到百万千瓦的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群。
据介绍,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增强,作为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大规模储能技术,压缩空气储能逐渐成为储能研究的一个热点。为了提高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效率,降低建设成本,清华大学开展了长期深入的研究,攻克了高负荷离心压缩机、高效蓄热/换热、大容量稳定储气、高效空气透平膨胀机以及源-网-荷-储协同运行控制等关键技术,研发了新一代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发电系统。该系统具有清洁环保、建设成本低、发电效率高、效应速度快、使用寿命长、技术可靠等特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据了解,该项目的顺利实施,能够有力支撑当地电网的调峰需求,促进电力系统安全平稳运营,缓解峰谷差造成的电力供应紧张局面。此外,盐穴压缩空气储能以盐穴作为新的储能载体,不仅是消除工业盐穴地质灾害风险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之一,也是盐行业实现结构转型发展的良机。我国拥有丰富的盐穴资源,盐穴储能未来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项目建成后在规模和效率上都将树立样板和典范,具有很强的示范意义。
原标题:梅生伟:盐穴压缩空气储能将解决大规模储电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