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往往高估一到两年的变化,低估五到十年的变化。”汉能控股(下称汉能)董事局主席李河君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2009年以来,李河君在向多地地方官员宣讲一个庞大的太阳能薄膜计划——终极产能目标1000万千瓦,超过全球薄膜光伏组件年产能,短期目标是2012年实现产能300万千瓦。在李河君的讲述中,太阳能是能源终极利用方式,而太阳能薄膜因其成本低、生产过程无污染,将会取代以尚德为代表的晶硅电池路线,统治太阳能光伏领域。
在此之前,李河君和汉能从未涉足光伏领域。尽管光伏业界对其大力宣讲的太阳能薄膜技术和汉能财力多有质疑,但两年多的时间,搭车“4万亿”经济刺激,借新能源政策的东风,李河君成功游说了海南海口、四川双流、广东河源、浙江长兴、山东禹城、江苏南京、邳州和武进、黑龙江双鸭山、青海、江西等地方政府及银行,加入这个总投资额号称近2000亿元的太阳能帝国。
投资太阳能之前,李河君旗下的主要资产是建在云南丽江金沙江上的金安桥水电站,装机容量为300万千瓦。2009年,这个项目一度因未批先建遭银行中止贷款,幸而引入新投资者后得以建成,目前已并网发电。他名下还有两架私人飞机湾流G550。很多汉能太阳能薄膜基地的投产仪式上,都会出现本地省级高官的身影,这为李河君进一步扩充版图增加了新的砝码。
2009年,恰逢国家大力支持光伏产业:3月,中国政府出台对光电建筑每瓦补贴20元政策;7月,“金太阳示范工程”起步。国开行放开对光伏贷款,2011年底给了汉能300亿元贷款授信额度。一位汉能离职高管称,据他所知,汉能至少从国开行拿到了60亿元贷款。
有了地方政府和银行的支持,李河君不需要太多自有资金就可推进号称2000亿元的投资计划。汉能内部有所谓投资“三三制”之说:汉能、地方政府和银行各出资三分之一。“甚至汉能连三分之一都不出。”一位从汉能离职的高管说。
实际操作中,汉能通过从自己控股的公司中采购设备,对地方政府高报价格,放大了投资总额,也同时加大了政府和银行实际投资比例。高企的投资总额还为汉能带来更多好处——地方政府低价提供配套土地和优厚的税收返还与补贴政策。
问题在于,汉能大规模杀入光伏领域是在2009年——晶硅光伏组件价格开始下滑之时。
晶硅电池与太阳能薄膜,是光伏发电两条不同的技术路线,一直在进行成本与转化率的竞赛。
太阳能薄膜组件一度成本略低,但在尚德、英利等中国企业大扩产能后,晶硅光伏组件价格大幅降低,如果单计算光伏电站的设备成本,太阳能薄膜组件价格如今已比晶硅光伏组件高出20%以上,加之使用太阳能薄膜组件需要更大面积来吸收太阳能,因此增加了土地成本,统算成本更高。同样做太阳能薄膜的 First Solar曾是全球第一大光伏组件生产厂商,如今已在走下坡路。不过,它走的CdTe路线与汉能的非晶硅也不是一个路数。
即使成本有优势,尚德等晶硅光伏企业如今也奄奄一息。汉能逆势而为,此前并无光伏生产经验,如此大规模推进一个已无成本优势的技术,底气何来?
兴建太阳能薄膜组件生产基地的同时,汉能同时宣布在新疆、内蒙古、宁夏、青海、江苏、山东、河北等地的大规模光伏电站投资计划。这些计划同样与地方政府合作。加上它此前收购控股的薄膜太阳能生产设备供应商铂阳精工,李河君力图打造一条完整的太阳能薄膜产业链:从生产线研发设计到太阳能薄膜电池组件生产,再到应用此技术的光伏电站,并网发电,从国家获得足够电价补贴,完成投资-收益的闭环。
这也是整个光伏行业的算盘,光伏业大跃进的起因。在光伏业普遍陷入债务危机时,一些地方政府开始担心。汉能建厂和投产的进度远低于宏大计划,已建成生产线大多在试生产,都加大了地方政府的疑虑。“汉能在全国投资到七八个点时,我们就开始怀疑。”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地方官员说。海口和河源都放慢或收回了对汉能土地申请的审批,一些原本有意发放的贷款叫停。海口甚至有意将汉能迁出保税区。如何对待汉能的投资,变成一个棘手难题。
汉能还是想险中求胜。今年3月始,汉能转向海外扩张——先收购了德国Qcell公司的子公司Solibro,又以3000万美元收购了美国Miasole公司。这两家公司在太阳能薄膜技术研发上相对领先,但与汉能目前在全国力推的非晶硅薄膜走的并非同一条路,业界将此解读为汉能在技术上寻找自救路径。
海口项目今年3月剪彩后,李河君再没去过。9月24日的《人民日报》上,他的一篇署名文章“光伏发电能源新亮点”中,继续宣讲着光伏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