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甘肃省渭源县大力发展光伏扶贫产业,探索构建“光伏+”全产业链光伏扶贫体系,多渠道筹措资金5.45亿元,建设村级光伏电站81个60.25兆瓦,为135个贫困村和1.02万户贫困户提供持续稳定的增收渠道。
◆ ◆◆◆
一是多种收益分配模式,确保贫困人口受益
◆ ◆◆◆
全县81个光伏电站预计年总发电总量约7200万度,135个贫困村村均每年通过村级电站收益40万元左右,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大”的实质性转变。在收益监管上,建立渭源县光伏扶贫信息平台,对发电量、发电收益、资金分配、款项到账等进行全过程监管,全程公开,主动接受乡镇、贫困村、贫困户监督。在收益分配上,制定《光伏收益分配监管办法》,在优先保障因重病、二级以上残疾、重灾而导致的失能、半失能,家庭生活特别困难等特殊救济户的前提下,确定公益性岗位数量,按照先考核后发放工资的原则兑付薪酬,对光伏收益进行科学分配。全县135个贫困村共设立垃圾清洁员、道路维护员、水管员、光伏电站管护员等公益性岗位及临时性村级公益岗位服务人员4168人,人均年工资5000元左右。除特困群体救助资金及村级公益性岗位等支出外,村集体年均积累3-4万元,用于产业培育发展、公益管护基金设置、道德积分超市建设、五星级文明户奖励、贫困大学生资助等。在公益岗位考评上,建立以驻村帮扶工作队、乡镇驻村干部和村委会成员为主的考核小组,对贫困户公益性劳动进行考核,按考核等次发放劳动薪酬,增强贫困群众参与感、获得感,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 ◆◆◆
二是推行“农光互补”,实现扶贫效益最大化
◆ ◆◆◆
通过大力发展“光伏+食用菌”“光伏+蔬菜”“光伏+中药材育苗”“光伏+养殖”等农光互补产业,实现用地集约化,扶贫效益最大化,已发展互补食用菌1600亩,设施蔬菜、党参和黄芪育苗等种植业750亩,互补特色养殖业150亩,互补率达到85%以上。在带贫机制方面,制定企业“零租金”“三年两减半”等优惠政策,招引企业建设光伏食用菌产业园,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园区)+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落实“五统一分一标三提高”(统一规划地块、统一开展培训、统一提供良种和农资、统一技术管理、统一产销对接、分户生产经营受益;建设标准化的产业基地;提高产业、农民、市场主体的组织化程度)的带贫增收机制、三保底再分红(保贫困户收益最大化、保最低生产经营效益、保循环再生产;首次60%利润分配后,剩余40%的部分按贫困户、龙头企业、合作社4:4:2比例再次分红)的利益核算机制,使贫困村在获得光伏发电收益基础上,贫困群众通过参与基地建设、就近务工、实操培训、承租承包、订单保障等获得收入。在增收成效方面,大力发展农光互补产业,帮助贫困户和贫困村实现多渠道增收,1042户农户(其中建档立卡户486户)通过土地流转户均收益2600元;1280户贫困户通过承租光伏食用菌大棚,年均收入1.5万元以上;830人通过就近务工人均每年劳务收入6000元以上;135个贫困村每年村均获得发电收益40万元以上。
◆ ◆◆◆
三是加强运维管护,
确保电站长期稳定发挥效益
◆ ◆◆◆
通过公开采购,择优选择有实力的运维企业对全县光伏电站进行统一运营维护,确保发电量持续稳定。明确保底发电量要求,每千瓦发电量不得低于1300度,如保底发电量达不到要求,将按照运维费用30%—70%的比例予以扣除。有效降低运维成本,按照“合同10年保持不变、运维费用按照8分/瓦支付、电站主要设备质保期延长3年”的协议原则,强化运维企业履约监管,避免运维期间因企业变更造成费用逐年增高、设备更换权责不清等现象发生。及时对光伏电站进行确权,制定《渭源县光伏扶贫村级电站资产监管管理办法》,对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及设施农业向相关乡镇、村进行资产量化和托管移交,明确电站所有权归村集体所有。目前,渭源县已为135个贫困村颁发村级光伏电站产权证。持续强化日常监管,每个电站由村两委从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确定电站管护人员,由运维企业负责专业培训、绩效考核,并按照考核结果支付工资,每人年均工资6000左右,对考评不合格的管护人员,由村两委负责更换。
原标题: 甘肃渭源构建“光伏+”全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