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短期来看,光伏行业短期机会有很多很棒的机会,今年是玻璃、EVA,逆变器也不错,但是在股市上谁能总踩对每个节奏呢?股价一般又跟基本面不是那么紧凑。所以从长期主义来看,大一点的格局看清楚利润怎么留存的,可以不累的长期拿着标的,轻松享受利润和生活。
先看整个行业能不能留得住利润?任何事业的不同阶段,总有乐观者有悲观者。最乐观者和最悲观者,都是对行业理解极深的人,但是总得有一方错啊,对不对?
去年,治雨说行业不会扩大,需求增加伴随的价格降低,总市场容量不变,这不是他一人的话,天合光能的高纪凡17年就有此言论。今年,产能过剩、各环节利润暴跌的言论又尘烟再起。
都是痴儿。
2020年光伏行业像是进行了压力测试,先是疫情把需求打到底,各环节价格一路猛杀,基本都到底了,得到了极限最低价格;下半年需求放开了,硅料又耍了个小聪明,囤货涨价到近100,玻璃、EVA等缺货涨破天际,得到了很高的市场能接受的价格。这为我们判断未来提供了难得的实验样本。
行业分为上游和下游,上游是组件及以上电池、硅片、硅料的产品环节,下游是光伏电站、储能、售电的发电经营环节。下游简单,先说下游。
最近中金的调研会议,说利润会流向下游,我不同意。下游是什么格局?
1、光伏电站建设简直没有门槛,谁有钱都可以做,有极多的参与者,全球能源巨头基本都积极参与其中。
2、光伏电站的经营在没有补贴之后,收益及其确定,基本没有经营风险。活脱脱的是一个固收理财。
3、收购电的一方一般是政府、电网公司、售电公司等,都采用电价招标的方式,大家操作空间很小。
4、光伏发电成本已经远低于传统能源(全球绝大部分地方),严重了威胁了传统能源,只是在和自己竞争。
这样一个环节,谁会奢求留存很大利润呢?国内的电站投资收益基本就卡在8%IRR(国企投资收益红线),国外电站基本都是3、4个点(国外经济增长慢),大家注意,这恰好就是经济模型的折现率。今年年中组件价格1.4以下后,有的地方招标电站居然都要求上储能了,现实说明就算上游让利,下游也会再把利润让到更下面。偶尔有收益很高的电站,都是发生在技术进步和政策监管错位的情况下的,而且很快会被修正。电站的投资收益,永远只会比社会通胀略高,这就是电站留存的利润。
储能,电池储能我长期看好,但是短期五年内不包有希望,成本太高,短期降不到光伏电站的成本需求水平,目前调峰还是靠水电、燃气电厂、传统蓄水等储能方式作为快速调峰,传统火电作为常规调峰手段。电池储能在这一块有这么大压力,想获得什么利润,那是还是把自己做好再说吧。宁德时代听说最近忽悠了科士达还是谁来搞智慧储能,那是拉了肥羊来,宁德时代要搞这个为啥要科士达,对吧?
下游的逆变器值得一提,逆变器我以前讲过多次,整体不是很有吸引力,但是今年华为放弃海外市场,搞得阳光、锦浪海外布局深的突然来了顿好的,其他海外布局不好的就有些惨,因为华为加大了国内市占力度。长期水会流平。
上游从组件说起,组件是上游的结算窗口。组件今年先是从1.9降低到1.4以下,然后又从1.4升到现在的1.8、9,充满了喜剧般的不确定,姑且可以认为,组件1.4的时候各环节已经压到极限值了,当然各环节的优秀企业,在这个价格上仍然有超额利润,因为它成本价格更优秀。现在年尾价格1.7到1.9,仍然供不应求,说明终端市场是接受这个价格没问题的,这个价格反应的发电电价仍然很有竞争力,仍然碾压其他能源。以今年年底价格的市场反应来看,上游没有道理拼命杀价了,这个价格下游是接受的,已经碾压其他能源,组件经过这次清场后,如果玩家高度集中,就更没有必要拼命互相杀价了,行业市场还在快速扩大,不如开发更大蛋糕,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次清场我反而希望持续时间更长一点。那么上游一共留存利润是1W0.4元,如果明年价格降到1.7,那就是0.3元/w的利润了。当然各个环节的最优秀玩家,获得的是这3、4毛钱以外的超额利润。明年160GW大约500亿净利润,这大大超过了这个行业历史任何一年,行业还是扩大的。
这个利润会首先流向光伏玻璃、硅料、EVA吗?我认为从长一点时间来看,不会的。这三个行业今年很好、明年也不坏,但是长一点时间来看,这三个行业反而是我最不看好的行业。
我们先来搞清楚他们为什么会短缺,因为扩产时间长、门槛高玩家少吗?不是,本质是因为他们是有进无退、进去只有血战到底的行业,所以谨慎一点是应该的。他们是玻璃和化工(还是门槛不高的化工)啊,玻璃行业,毛利只有10%,开工就不能停,化工行业,减产就成本猛增超产就成本猛降的行业。这两个行业大家都很清楚历史上行业内玩家都是什么状态的。光伏玻璃现在2大5小,但是还有很多玻璃巨头嗅到了血正把目光投过来光伏玻璃,隆基就宣称和一些玻璃企业交流过,他们有意向进入,据我所知现在抓紧建设光伏玻璃产线的不少了,你说光伏玻璃门槛高那是纯忽悠人,亚玛顿这种小白玻璃玩家都能建,你说门槛有多高可以阻止目前这么高的利润?硅料一线玩家就有5个,哪个化工行业有五大巨头的?都是只有两三个,有些只有一两个。EVA和POE竞争格局比较好,以前我看过这个分支,知道这是以前血拼过的结果,微利的过程的结果,现在如果利润太高,会不会被化工产业链全的再进入?好久没有看了,没太注意,料想维持不了。
硅料的这次涨价,有识之士早就指出短期爽长期坏,三季报出来后,大家都知道了,哦,不是真正那样短缺啊,你这是趁着疫情关了一批,后来新疆关了一批的消息就囤料串通涨价啊,不是真正的短缺到这个地步了啊。所以对硅料抱有幻想的,灭了吧,最短缺的结果也就这个样子,等2021年新建产能上来,硅料也许会归于永久的平静。
硅片环节还是最硬的。硅料涨价它完全传导涨价,一点不虚。竞争格局上双寡头现在已经变成隆基加冕“市场管理者”了。产能方面网上流传了一张硅片产能单子,一看2/300GW,但是很多虚的,中环股份产能名义上越来越大,但是实际上出货越来越小了,估计中环要挂了。晶科、晶澳科技有多少钱来扩产,是先选硅片扩产还是组件扩产?晶科一直没有钱的,是靠财技在支撑现金流,晶澳这个20GW的扩产时间我记得自己公布的是36个月。上机数控和京运通还很小,而且水平存疑(虽然上机财报很好,但是我怀疑,它最近两个季度的财报数据都明显超过隆基的硅片数据和市场常青了,不过我也没有明显证据),硅片技术水平在缩小是事实,隆基要做的是跟时间赛跑,产能和市占率先搞上去,利润率适当降下来,压住新玩家,天下还是它的。估计硅片环节还是会留存最大的利润。
组件环节的利润留存是最有看头的,如果明年就达到了CR3市占率70%(现在看来可能是CR4占80%,天合和晶澳决出高下还有点时间),组件环节为什么要把价格降下来?反正光伏行业已经碾压其他能源了,其实太大没有下游压力的,下游又留不住利润。隆基股份靠硅片明年只有50%的业绩增速,很有可能靠组件明年业绩增速会再到100%。从这个角度来看,这场组件风暴持续时间长一些更好,该死的企业死透一些。
电池环节上下都面临着寡头,自己又是集中度最低的环节,长一点看没有理由看好,不过对于组件厂家来说,自身有很多电池产能,肉烂在锅里。电池环节的利润来自于技术进步缺口和风险溢价,这个风险有两个意思,一是HIT等技术的担忧,大家不想猛上电池;二是供给错峰,比如现在组件需求突涨,晶科就传闻三季度没有买到足够的电池影响了产量,现在电池利润率10%是多年未见的。但是供需不好的时候电池净利润一度只有3%。
铲子公司利润留存情况如何?历史上有金刚线等案例,现在又有光伏玻璃这个案例,明年年底就有结果了,是个很好的观摩机会。
原标题:光伏行业的利润留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