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水火储一体化”侧重于电源基地开发,结合当地资源条件和能源特点,因地制宜采取风能、太阳能、水能、煤炭等多能源品种发电互相补充,并适度增加一定比例储能,统筹各类电源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
2020年8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开展“风光水火储一体化”“源网荷储一体化”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认为,“风光水火储一体化”符合合作共享互利共赢理念,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符合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方向,对推进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各类能源互补协调能力,促进我国能源转型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在2021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两个一体化”再次被强调,要大力提升新能源消纳和储存能力,大力发展抽水蓄能和储能产业,加快推进“风光水火储一体化”和“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
“风光水火储一体化”三种形式
“风光水火储一体化”项目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风光储一体化”、“风光水储一体化”、“风光火储一体化”。
“风光储一体化”,也就是增加了储能之后优化利用的“风光互补”,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一体化项目。根据目前国内的资源分布情况,“风光储一体化”项目应优选风资源和光资源较好的地区。该类项目选址用地较为广泛,可考虑开展的区域集中在河北、山西、内蒙;西北的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等地域。
“风光水储一体化” 项目除风、光资源外,对水力资源的要求相对较高,可考虑开展项目的省份主要是西南地区四川、云南、贵州、广西、西藏,西北的青海以及东北部分地区。
“风光火储一体化” 项目由于牵涉到火电的灵活性改造以及辅助服务市场的建设等,短期内较难具备大规模实施的条件,但也可以在陕北、宁东、新疆哈密、山西、内蒙等原有的大型火电基地积极开展前期工作。
“风光水火储一体化”项目建设两种业态
“风光水火储一体化”项目建设主要包含两种业态:一是存量煤电和水电基地;二是增量的“风光水火储一体化”项目。对于在存量煤电基础上打造的“一体化”项目,鼓励存量煤电机组通过灵活性改造调节能力,就近打捆新能源电力,实施“风光水火储一体化”项目。存量项目可关注宁夏、山西、内蒙等传统煤电基地和四川、云南等传统水电基地。对于增量基地,输电通道配套新能源年输送电量比例不低于40%。从电量平衡角度来看,一个输送容量800万千瓦的电源基地如果依托“风光火储一体化”形式,配套的新能源装机容量将达到800万千瓦到千万千瓦规模。可见,今后的特高压直流工程的新能源配比仍将持续提升。
“风光水火储一体化”在建或签约项目
目前,内蒙古通辽市现代能源“火风光储制研一体化”示范项目已开工建设,多家央企与各省市签署了“风光火储一体化”协议,为我国积极探索“风光储一体化”,因地制宜开展“风光水储一体化”,稳妥推进“风光火储一体化”奠定基础。
各省“风光水火储一体化”的建设规划
各省陆续发布本省的“十四五”规划,其中,陕西、宁夏、青海、广东、内蒙古等省份对“风光水火储氢”等示范项目或基地建设提出相关远景目标。
陕西省
加快陕北风光储氢多能融合示范基地建设。高水平建设榆林国家级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和延安综合能源基地,推进能源技术融合创新和产业化示范,着力构建万亿级能源化工产业集群,打造世界一流的高端能源化工基地。
青海省
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建成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发展光伏、风电、光热、地热等新能源,建设多能互补清洁能源示范基地。
广东省
广东广州发布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方案(2020—2022年),开展风光储一体化等新能源微电网技术研发,推动南沙建设“风、光、岩、燃、热、储、荷” 多位一体的微能源网示范工程。
宁夏
优化新增新能源区域储能开发模式,因地制宜采用“光储”“风储”“风光储”等一体化开发模式规划布局新能源。
内蒙古
推广新能源+储能+局域电网供电模式,以源网荷储一体化方式满足需求缺口。建成乌兰察布和通辽两个一体化项目,再谋划一批源网荷储项目,打造国家最先进的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原标题:“风光水火储一体化”项目建设及各省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