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广汽埃安发布弹匣电池系统安全技术(以下简称“弹匣电池”),并对搭载了该技术的三元锂电池整包进行了针刺热扩散试验。广汽埃安方面称,弹匣电池采用类似安全舱设计,电芯在热失控后可有效阻隔蔓延,首次实现三元锂电池系统针刺不起火。对此,有业内专家指出,弹匣电池符合行业发展方向,但现在提“让起火成为历史”的说法还为时尚早。
首次实现电池系统针刺不起火
电池热失控是电动汽车起火事故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动力电池企业都在进行科技攻关,不起火技术是电池安全最重要、也是最难攻克的一座堡垒。
目前,电动汽车广泛搭载的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各有优势,其中,磷酸铁锂电池单体能量密度低、稳定性好,三元锂电池单体能量密度高、易发生热失控。“根据当前市场实际使用情况来看,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两种技术路线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并行发展。”在广汽集团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李罡看来,磷酸铁锂电池的安全性已得到相对认可,但三元锂电池的安全性仍是行业公认的痛点和难点。
动力电池能量密度与安全性亟待平衡,弹匣电池则提供了解决方案。广汽埃安进行了业内最严苛的检测手段——针刺测试,即通过一枚直径为8毫米的钢针刺穿满电状态的电池。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刘仕强介绍,广汽埃安的三元锂(弹匣电池)整包在热扩散发生5分钟后,无起火和爆炸现象;静置48小时后,单体电压降至0伏,温度恢复至室温;针刺单体位置上方外壳漆皮受热脱落,外观整体保持完好,内部结构完好。
李罡表示:“这是行业首次开展三元锂电池系统针刺不起火试验,弹匣电池将国家强制性标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规定的‘电池系统在5分钟内不起火不爆炸’标准提升至不起火水平,重新定义了三元锂电池安全标准。”
不同于刀片电池的结构创新
弹匣电池的发布,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刀片电池。去年3月,比亚迪刀片电池发布会同样进行了针刺试验,且使磷酸铁锂电池续航里程达到高能量三元锂电池同等水平,让刀片电池名声大噪。
广汽新能源技术中心主任许俊海介绍,不同于刀片电池的结构创新,弹匣电池是专门提升动力电池安全的系统性技术,不是纯粹的结构优化,也不是简单的增加隔热,而是从电芯本征安全提升到被动安全强化,再到软件主动防控的一整套安全技术。可以说,弹匣电池的弹匣是一个软硬件一体化并具备超高防御能力的智能安全技术。
李罡称,弹匣电池能成功通过针刺试验,主要基于其四大核心技术——超高耐热稳定的电芯、超强隔热的电池安全舱、极速降温的速冷系统及全时管控的第五代电池管理系统。
具体而言,弹匣电池在技术上进行了系列改变,其电芯采用纳米级包裹和掺杂技术,有效提升热稳定性;电解液使用新兴添加剂,实现SEI膜自我修复;通过网状纳米孔隔热材料和耐高温壳体,构筑了超强隔热安全舱。通过这些关键技术,使得电池的耐热温度提升30%,散热度提升40%。“弹匣电池并没有牺牲续航和成本。”许俊海称,通过上述技术优化,搭载弹匣电池系统安全技术的电池包,相对于同类普通电池包的体积能量密度提升9.4%,重量能量密度提升5.7%,成本下降10%。
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向记者表示:“目前很多电池技术突破集中在磷酸铁锂领域,而三元锂电池技术本身更具发展潜力。”弹匣电池对三元锂电池推广、车辆技术提升有积极意义。
被质疑是炒作噱头
诚然,弹匣电池发布是动力电池领域的进步,但“不起火电池”并非广汽埃安首创。此前,宁德时代、欣旺达、蜂巢能源等企业均提出过“不起火电池”概念。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曾公开表示,宁德时代开发出了“不起火只冒烟”的电池,“我们希望即便一个电芯起火,整个电池包只冒烟,这是直接解决痛点的方案。目前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已没有问题,低成本还需要时间解决。”
“本次试验并没有公布三元锂(弹匣电池)所使用的正极材料,没有可比性。”业内人士向记者直言,弹匣电池或是广汽埃安上市前的噱头,现在提“让起火成为历史”的说法还为时尚早。
据了解,广汽埃安正在进行公司内部股权改革,将寻求独立上市。广汽埃安总经理古惠南曾公开表示,广汽埃安独立是为了聚焦打造“高端智能电动车品牌”,需要体制机制创新,资本化只是一种方式。
车企自己造电池,有利于形成独特技术优势。今年1月,广汽埃安宣布旗下石墨烯基超级快充电池可8分钟充电80%,结合硅负极材料,车辆续航里程可达1000公里,这曾引发业内质疑。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指出:“如果某一位说他的车既能跑1000公里,又能几分钟充完电,还特别安全,而且成本还非常低,大家不用相信,因为这在目前不可能同时达到。”
此次发布的弹匣电池实力究竟如何,还将由市场检验。据悉,弹匣电池今年将在广汽埃安AION全系车型上陆续搭载。
原标题:针刺不起火,弹匣电池前景待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