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装机占比达四成,全社会用电量占比近三成,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稳居世界第一。在碳达峰目标下,我国将继续推动可再生能源大规模、高比例、高质量、市场化发展。在3月30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了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有关情况及工作计划。发展非化石能源,推行绿色用能模式,对电力系统改革和清洁能源消纳等方面都提出了更多挑战,而在可再生能源退补贴的趋势下,又将如何降低成本、提升产业竞争力?
绿色用能提速
作为天然的绿色能源,可再生能源近年来获得政策上的大力支持,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实现快速增长,减污降碳成效显著。202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达到6.8亿吨标准煤,相当于替代煤炭近10亿吨,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约达17.9亿吨、86.4万吨、79.8万吨。
同时,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也持续提升。202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2.2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达到29.5%,较2012年增长9.5个百分点。我国如期实现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15%。
“十四五”开局,距离2030年碳达峰目标还有两个五年,正是能源低碳转型的关键期。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表示,国家能源局将加快实施能源领域碳达峰行动,大力推动新时代可再生能源大规模、高比例、高质量、市场化发展。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除了电力市场价格改革,我国还要通过碳交易推动可再生能源商业化发展。碳交易的基本含义就是增加化石能源的成本,把增加的部分给可再生能源,提升可再生能源的竞争力。
在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方面,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的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要达到25%左右,风电、太阳能总装机容量要达到12亿千瓦以上。我国将制定更加积极的新能源发展目标,加快发展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因地制宜开发水电,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核电。
在重点领域乃至全社会推行绿色用能模式也成为至关重要的工作。我国将采取更加严格的能耗标准,支持推动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行业和领域非化石能源的替代和用能方式的改变。例如,推动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建筑光伏一体化等绿色用能模式,加快取暖、炊事用能等方面电能替代,提升全社会电气化水平。到2025年实现单位GDP能耗较2020年降低13.5%,单位GDP二氧化碳的排放较2020年降低18%的目标。
保障高水平消纳利用
“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下可再生能源大力发展,不能一方面大力发展,一方面弃风弃光大量存在。”针对弃风弃光问题,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司长黄学农在发布会上回应道。
由于新能源的开发和电力系统的消纳能力不匹配,我国曾出现过弃风弃光比较突出的问题。黄学农介绍,从2018年-2020年弃风弃光逐年好转,风电光伏利用率大幅度上升,到2020年风电利用率已经达到97%,光伏利用率达到98%。
林伯强表示,目前风电、光伏的竞争性是基于发电侧的,但从发电侧到消费侧,必须保证稳定的电力供应。可再生能源除了发电成本,还有系统成本。所谓的系统成本就包括消纳,这可能涉及电网的智能改造、储能和调峰等。虽然有困难,但是系统的成本必须降下来,随着可再生能源比例增加,这部分问题会越来越受到关注。
据了解,我国要推动新能源成为电力供应主体,因而要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保障新能源高水平的消纳利用。为此,在发电侧,要加强火电灵活性改造,包括推动抽水蓄能电站、天然气调峰电站的建设。在电网侧,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资源优化配置能力,特别要发挥大电网资源互济的作用。在用户侧,推进终端电能替代特别是绿色电能替代,提高需求侧响应能力。另外,加快储能的规模化发展,推动电力系统全面数字化,构建高效、智慧的调度运行体系。
“各个地方风光资源不一样、负荷情况不一样、系统电网结构不一样,要因地制宜,制定各地区的目标,充分利用系统消纳能力,积极提升新能源发展空间。”黄学农表示。
华北电力大学教授张兴平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不弃风弃光的前提下才能保证风光的经济性,因此因地制宜的、科学的区域电源规划尤其重要。大力发展风光,电力系统充足的可灵活调节资源是必须的。在推进电力市场进程中,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在坚强大电网的基础上,应重视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布局和建设,重视区域电网联动,优势互补。
降成本 谋资金
低风速风电技术位居世界前列,国内风电装机90%以上采用国产风机,10兆瓦海上风机开始试验运行,光伏组件全球排名前十的企业中我国占据7家……细数产业各领域现状,不难发现,近年来我国已形成较为完备的可再生能源技术产业体系。
全产业链集成制造有力地推动了风电、光伏发电成本下降。近10年来,陆上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单位千瓦平均造价分别下降30%和75%左右,产业竞争力持续提升。
尽管成本下降大大提升了我国可再生能源领域的经济性,但近年来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不足、补贴拖欠等问题仍是企业发展的掣肘。
近期,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引导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促进风电和光伏发电等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通知》,针对可再生能源补贴拖欠、补贴资金滞后、导致企业资金紧张等问题提出了纾困办法,鼓励金融机构按照商业化原则与可再生能源企业协商展期或续贷;鼓励金融机构对已纳入补贴清单的项目发放补贴确权贷款;鼓励企业通过绿证交易的方式减轻企业利息负担,分担利息压力等。
中国新能源电力投融资联盟秘书长彭澎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可再生能源补贴拖欠的问题,恐怕还是要以时间换空间,通过发补贴的小时数,减少老项目应该领补贴的额度,减少超装电站超装领补贴的额度,慢慢来解决补贴拖欠的问题。
“可再生能源造价进一步降低,设备端的潜力已经比较有限了,而非技术成本还是占到大约1万元左右,就是土地租金各方面的费用。如果能在这方面进一步推动一些变化,比如降低租金、降低融资成本,那么风电、光伏的造价还是可以进一步下降的。”彭澎说。
原标题:加快能源领域碳达峰 我国可再生能源跑步市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