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188金宝搏下载app » 市场 » 正文
 
互联网企业跨界造车热度激增
日期:2021-04-15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yutianyang_tsj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日前,小米宣布正式进军智能电动汽车行业。为此,小米将在未来10年投资100亿美元,由集团首席执行官雷军负责智能电动汽车业务。自带流量光环的互联网企业高调入场,引发了广泛热议——小米为何要造车?此时入局是否晚了?

事实上,近一年来,以阿里、百度等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加速涌入新能源汽车赛道,凭借在大数据、云计算、5G等技术上的优势,以智能化为抓手,掀起了新一轮造车热潮。

入局晚但仍有机会

“这将是我人生中最后一次重大创业项目,我愿意压上自己所有声誉,为小米汽车而战。”对于造车,雷军拿出了势在必行的勇气。为此,小米为造车准备了1080亿元现金储备。雷军透露,小米汽车最快3年后亮相,第一款车大概率是轿车或SUV,定位中高端,价格区间为10万-30万元。

根据小米官方说法,从董事会立项到正式宣布造车仅用了75天。在这75天里,小米开展了85场业内拜访沟通,与200多位汽车行业资深人士深入交流,开了4次管理层内部讨论会和2次董事会,才有了进军智能电动汽车行业的决定。

事实上,小米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根植已久。早在2014年,雷军便通过顺为资本投资蔚来汽车,也先后两次投资小鹏汽车。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小米及顺为资本在汽车领域投资了近30家企业,包括货拉拉等运输公司,研发自动驾驶技术的智行者、Momenta,激光雷达公司北醒光子及汽车配件公司开思等。

互联网企业跨界造车,实际上是逐渐从幕后走到台前,但这并非易事。相比手机、智能家电,造车更为复杂,其核心技术、量产能力、商业路径等方方面面都面临挑战,且当前新能源汽车赛道竞争已颇为激烈。

在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看来,小米造车瞄准的是长期前景,目前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只有百万辆,而未来将有两千万辆以上的市场规模,拥有几十倍的增长空间,“小米造车还有机会。”

“小米当下最重要的是尽快拿出产品。”业内人士认为,选择代工模式或可行,这样既能集中精力做好产品研发和销售,又可避开制造经验不足的短板。有消息称,小米正与比亚迪、长城汽车洽谈合作事宜。

抢占下一个风口


据了解,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已出现过多次造车潮:2009年,随着新能源汽车“十城千辆”计划开展,以北汽、上汽为代表的传统主机厂开始向新能源汽车转型;2015年前后,以“蔚小理”为首的造车新势力走过量产和销售示范;这一次,阿里、百度、小米等涌入者持续推高造车热潮。

今年1月13日,阿里、上汽和浦东新区联合注资汽车公司智己汽车,正式亮相2款量产车型;3月2日,百度和吉利组建的合资公司集度汽车成立,百度造车正式落地;近日,滴滴继去年与比亚迪合作推出网约车型滴滴D1后,也传言将进军造车行列,目前该公司正在搭建整车研发制造团队。

“这些企业都想在世界汽车新技术发展中分得一杯羹。” 新能源汽车独立研究员曹广平表示,互联网企业拥有过在风口起飞的经验,对风力的感知本能催热了造车热潮。

过去一年,新能源汽车在资本市场的表现颇为亮眼:特斯拉市值上涨7倍,一度超过全球九大主机厂市值之和;蔚来汽车市值飙升17倍;小鹏、理想等电动汽车厂商股价都顺势上涨。造车前景给资本市场以巨大的想象空间。

在曹广平看来,跨界造车的优势在于这些企业有原有主业的支撑,在用户体验、创新能力、销售服务上也具备长处,没有传统车企“电车左手打油车右手”的羁绊,可以更激进、快速地推出产品。同样,其劣势在于没有汽车生产经验,暂不具备对车规级产品及零部件的整合能力,造车近乎于一场“改变物种、快速迭代、赌上生死”的旅程,“最终还是要看技术、产品及市场上的博弈与长期竞争。”

催生更强“鲶鱼效应”

随着汽车智能化推进,软件、数据、算法等逐渐成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核心竞争力,而这也正是互联网企业的优势所在。

近日,苹果CEO库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披露了该公司的造车理念,同绝大多数跨界造车力量一样,苹果将造车的主攻方向聚焦于软件定义汽车上。

电动化只是汽车革命的序幕,而深度改变人们出行体验的是网联化和智能化。根据数据公司IHS Markit的报告预测,到2025年,全球汽车市场中智能汽车的渗透率将提升到60%。届时,我国市场的智能汽车渗透率将达75%,高出前者15个百分点。汽车智能化将催生规模超过万亿美元的潜在市场,而这也吸引着跨界力量涌入,成为其开辟新增长空间的重要战场。

互联网企业入局无疑将推动智能汽车加速发展。崔东树表示,造车门槛大幅降低,很多产品已标准化且外部配套日益完善,互联网企业能克服汽车制造经验的壁垒,发挥其在智能网联上的优势。在他看来,互联网巨头纷纷造车将进一步丰富新势力板块,并与传统自主品牌、合资品牌等合力,产生更强的“鲶鱼效应”,推动智能汽车更快发展。

原标题:互联网企业跨界造车热度激增
 
相关阅读: 新能源汽车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21spv.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中国能源报
 
[ 188金宝搏下载app 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118金宝app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