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北京发生了一起我国储能行业中最严重的安全事故,导致2名消防员牺牲,1名消防员受伤,电站内1名员工失联(详细见《已致2名消防员牺牲的北京储能项目爆炸事故缘何发生?》)。
事故发生后,整个行业风声鹤唳。「能见」了解到,北京所有储能项目全部暂停,不光北京,其他地区也受到很大波及,都暂停脚步,观望形势。
这给刚刚转暖的储能产业迎头泼了“一盆冷水”,尤其对用户侧储能而言,很可能致使其发展步伐阶段性放缓。而储能电站的风险问题凸显,可能会打击国有企业甚至金融机构的投资积极性。许多人担忧,储能行业会不会受到冲击。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次安全事故将加速储能行业相关标准的出台,从而从根本上促进储能产业的发展。
历史上类似的案例比比皆是。
1879年10月21日,爱迪生发明了白炽灯。但是两个多月之后的1880年1月6日,《纽约时报》就发表社论,说爱迪生发明的电灯,绝对不是煤气灯的竞争对手。理由是,要点8只电灯,就要配1台发电机,所以整个纽约起码要配25万台。而1台发电机的费用为3000美元,总共需要7.5亿美元的巨额投资,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不但如此,煤气灯公司的老板们也抓住电灯诸如"安全”之类的一些缺点,进行贬低。《纽约时报》还引用了一位著名的电气学家的"权威性”意见,电灯“可能会昙花一现地热闹于一时。但过不了多久,爱迪生的名字将同他的电灯一起销声匿迹。”
但是经过努力,在19世纪80年代中期,电灯在美国终于战胜煤气灯,千家万户都开始用上了电灯。
中国高铁同样如此。2011年,我国曾经发生了“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引发了对高铁安全的广泛担忧,甚至许多人因此看空高铁产业。但是这一事故后来也促进了高铁行业出台了诸多标准,进一步引领了我国高铁产业在全球的发展。
储能作为新兴产业,在发展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安全事故,包括成本下降难题,但这无法阻止产业的进步和发展。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储能产业未来是必须发展的重大产业。按照中央的部署,未来我国将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必然要求大力发展储能。
4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章建华率队到晋江储能电站调研。他指出,在“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下,风电、光伏发电将快速发展,而储能是解决风电、光伏发电不稳定性、间歇性,增强能源系统供应安全性、灵活性的重要手段。
章建华说,目前全国电化学储能规模仍然偏小,“十四五”期间国家将大力支持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同时,他还强调,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针对制约储能发展的困难问题,国家能源局以及有关主管部门将认真总结经验,研究出台全国性的电化学储能政策,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从这个角度看,当前储能遇到的问题都是发展中的问题。
但是围绕这一新兴产业,又必须直面存在的诸多问题,比如储能行业到底应该归属哪个部门主管,是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还是工信部,抑或是其他部委。同时,当前相关标准严重缺失,且标准推进的进展非常缓慢。
「能见」认为,从政策角度,储能产业标准与安全规范应尽快出台;从规划角度,应抓紧规划好储能产业到底应该如何发展,比如当前各地政府部门强制新能源配储能政策,客观上就出现了“劣币驱除良币”的现象。从企业层面,此次事故也要求他们加快科技创新步伐,从安全提升和成本下降等各个方面,推出更为优质的储能解决方案。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新生事物的发展壮大不可避免,就像汽车产业一样,人们不会因为层出不穷的车祸而因噎废食。
原标题:储能产业不会因噎废食,“事故”将倒逼标准尽快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