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188金宝搏下载app » 企业 » 正文
 
阿里全面发力绿色低碳
日期:2021-06-24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sy_guomi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张北数据中心

每笔订单碳排放量相比去年减少约18%——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天猫618理想生活狂欢季”,阿里巴巴集团首次公布了这一期间的绿色创新成果,这是其持续通过绿色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面向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国内互联网科技企业纷纷将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作为战略计划。业内人士认为,中国平台经济的下半场将更有序展开,科技企业在低碳环保等方面大有可为。

首提“绿色GMV”

天猫开启全链条减排内环


在“618”市场开启火热购物狂欢之时,天猫发布了一项“另类数据”:今年“618”期间,淘宝天猫上每笔订单的碳排放量同比去年下降了17.6%。值得注意的是,这也是国内首次有平台宣布网络订单的碳减排量。

“披露‘绿色GMV’虽然是一个小改变,但在行业中传递和倡导了一种理念:平台企业不能只比增速,更要比健康度;不能只比价格,更要比价值。如果说,互联网科技企业曾经的技术重心是要确保平稳顺畅的‘商业价值’,现在必须增加一项,更要推动实现环境、生态等社会价值。”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技术官程立表示。

据了解,此次碳排放下降主要由三部分构成:算法优化带来的单位算力耗能下降;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占比提升带来的单位能耗碳排放下降;智能装箱、地网光伏带来的物流环节减碳。

阿里巴巴技术线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算法优化是指混部技术优化,原本需要采购三台F53104核的机器,通过混部技术只需采购两台F53,依然为业务提供需求的三台计算力。通过统一资源池、统一调度以降低碎片库存,天猫做到大规模资源共享从而实现能耗降低。

算法优化对降低每笔订单能耗的作用可以通过更具象的例子来观察。“2005年,阿里每10笔电商交易所消耗的能源能煮熟四颗鸡蛋;2019年,能煮熟一颗鹌鹑蛋;今年‘618’因为算法继续优化,只能煮出一颗溏心鹌鹑蛋了。”阿里云IDC能源与碳管理高级专家程明笑称。

在清洁能源使用方面,2018年12月至2021年5月,阿里巴巴自建基地型数据中心,通过市场化方式交易清洁能源(含风电、光伏、天然气电量)6.38亿千瓦时,共计减排二氧化碳51万吨,交易清洁电量与碳减排均居全国互联网行业首位。程明表示,每消纳一度风电可减少800克碳排放。今年“618”期间,张北数据中心可以少排放二氧化碳8160吨。

事实上,减排已贯穿至阿里产品销售的方方面面,物流作为“末梢神经”也保持了高度敏感。今年“618”期间,菜鸟绿色行动向全链路发力,涵盖绿色包装、绿色仓储、绿色配送、绿色园区、绿色回收、绿色供应链等各个环节,贯穿物流作业全场景。据菜鸟绿色供应链人士显示,“618”期间菜鸟合计实现碳减排1.3万吨,相当于种下了72万棵梭梭树。

菜鸟有关部门负责人举例称,今年“618”期间,从菜鸟仓发货的包裹使用原箱或无胶带纸箱的发货比例近50%,通过装箱算法优化纸箱型号和推荐合理装箱方案也能平均减少包材的使用,仅这两个环节就能减碳7000余吨。

此外,菜鸟地网还自建了屋顶光伏电站,组成绿色物流园群。目前,在上海、广州、杭州、武汉和东莞,菜鸟已有六个园区实现并网发电。天猫“618”期间,光伏发电量超过163万度,自愿减排(CCER)近900吨。

快递物流末端回收和循环利用也是绿色物流的关键所在。菜鸟率先发起绿色“回箱计划”以来,已有近七成的大学生养成了回箱习惯。目前,这一计划也在向数以千计的高校、数以万计的社区居民推广。以浙江大学为例,天猫“618”期间浙大三个校区的菜鸟驿站每天平均回收的包裹量均已过千。目前,全国菜鸟驿站在“618”期间通过回箱可以减少碳排放4000多吨。

“好价格”与“好价值”,从来不矛盾。在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诸大建教授看来,不强调交易总额而是看重绿色发展,是企业发展观的递进。平台企业身位变一变,对商家、行业、消费者也有示范效应。

打造绿色基建阿里云

赋能企业减排脱碳


在打通自身节能减排内环的同时,阿里也在积极向社会输出数字化能力,力促生态企业脱碳减排。

过去几年,阿里云致力于打造数字经济时代基础设施,不断向低碳生产迈进。2020年,阿里云自建基地型数据中心交易清洁能源电量4.1亿千瓦时,同比上升266%,减排二氧化碳30万吨,同比上升127%。

据了解,阿里云杭州数据中心拥有全球超大的浸没式液冷服务器集群,其服务器浸泡在特殊冷却液中,PUE(电源使用效率)逼近理论极限值1.0,每年可节电7000万度,节约的电力可供西湖周边所有路灯连续点亮八年;而广东河源数据中心则采用深层湖水制冷,2022年将实现100%使用绿色清洁能源,将成为阿里首个实现碳中和的大型数据中心。

据第三方咨询机构IDC预测,未来四年持续采用云计算可减少碳排放10亿吨,相当于抵消400个火电厂的年排放量。

数据显示,阿里云通过积极参与填谷需求侧响应,助力新能源消纳,清洁能源市场化交易已取得显著成效。据统计,从2018年12月至2021年5月,阿里云五大超级数据中心使用清洁能源6.38亿千瓦时,累计减少碳排放51万吨,相当每年减少10万辆汽车的碳排放量。

阿里的绿色基建不止于此,通过数字减碳,阿里积极帮助中小企业降本提效,提升了不少企业的“绿色值”。

据介绍,在西南某大型垃圾焚烧发电机组上,阿里云利用AI算法帮助客户将固废垃圾焚烧效率提升2.6%,相当于同样的垃圾每年可多发电4000多万千瓦时,同时蒸汽量稳定性综合提升25%,碳排放相比之前降低约48%;在攀钢,通过工业大脑提质增效,每生产1吨钢可节约1.2公斤铁,企业每年可节省1700万元的炼钢成本;在杭州,城市大脑通过智慧交通降低了15%的拥堵率,有效降低了堵车带来的碳排放;钉钉的无纸化办公已累计减少碳排放1100万吨……以阿里云、达摩院、钉钉为代表的技术力量正不断凝聚创新力,助推一个多维度、全覆盖的低碳体系持续发展。

“面向企业、政府和消费者,阿里云提供了各类绿色解决方案,从城市大脑到工业大脑、农业大脑、航空大脑,我们通过数据智能技术为各行各业降低碳排放提供解决方案。”阿里云智能城市大脑首席科学家张磊表示,阿里云“零碳云”数字减碳技术关注的都是我国节能减排的重点领域,如碳排放规模近10亿吨的固废行业垃圾焚烧,以及占国内碳排放量15%的交通行业。

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指出,碳达峰、碳中和将催生新一轮的能源与产业革命,阿里通过自身低碳技术创新与对外输出减碳能力,为中国经济与社会的低碳发展提供了实践范本。

平台经济开启下半场

低碳环保大有可为


“碳议题已经引发全球互联网科技公司的高度关注,无论是面向全球竞争,还是符合国内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都需要保持紧迫感。”程立表示,面向未来,科技公司需要继续保持“技术自觉”,充分释放技术红利,推动自身、行业及全社会的绿色发展。

据了解,在美国,大型科技企业已经成为“碳中和”进程中的重要参与者。亚马逊、苹果、微软、谷歌、脸书等科技巨头均提出了本公司雄心勃勃的“碳中和”计划,部分企业甚至已经实现了100%使用可再生能源,最具雄心的脸书甚至承诺到2030年实现全价值链的净零碳排放目标。

在碳达峰、碳中和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2021年国内科技企业也纷纷将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作为战略目标。例如,蚂蚁集团3月12日对外公布碳中和路线图,承诺在2030年实现净零排放。

业内人士认为,面对增量用户放缓、价值定位转变以及时代赋予的新使命,中国的互联网平台正处于迈入健康发展的新契机,平台经济的下半场将更有序展开,在低碳环保等方面大有可为。

无锡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吴琦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碳达峰、碳中和的推进,对于科技企业是挑战,更是机遇。科技企业可以开放自身的人工智能、大数据、能源互联网等技术和解决方案,助力电力、交通、制造、建筑等重点行业的碳减排;开展绿色供应链管理,督促帮助供应商和价值链伙伴改变运营方式,减少碳排放;通过数字化技术和产品的触达能力,帮助用户和消费者提高碳中和意识,建立碳普惠平台、个人碳账户等,推动碳中和。

程立也认为,压力之下蕴藏机会。正如化石原料危机催生新能源革命,气候变暖带来节能技术进步一样,历次技术革命都是一种创造性的回应,带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面向“双碳”时代,社会对“绿色算力”的需求呈爆发式增长,钢铁、电力、煤炭、交通等行业脱碳减排对云计算“外脑”的需求非常大,普通消费者对“绿色物流”、低碳商场还有新的期待。平台企业用创新推动“双碳”战略顺利实施,顺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回应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期待。

“未来,我们要立足自身业务,充分抓住经济社会环境重大变革的机遇,既要尽快实现企业自身的碳达峰、碳中和,也要为培育中国未来低碳发展的新竞争优势作出应有的贡献。”程立称。 

原标题:阿里全面发力绿色低碳 
 
相关阅读: 阿里 绿色低碳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21spv.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光明网
 
[ 188金宝搏下载app 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118金宝app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