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与窗口期,我国提出“力争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光伏、风电等一众新能源产业中,光热电站具有连续、稳定输出的优点,在“碳达峰、碳中和”大背景下,其热能储存、24小时持续发电的特点将成为未来解决新能源并网消纳的一大优势。
6月中旬,新疆哈密伊吾县淖毛湖镇,14500面定日镜完成安装调试,新疆首个光热电站进入稳定发电期。从空中俯瞰,14500面定日镜像是一个巨大的“银色向日葵田”,场面十分壮观。该项目可实现年供电量1.98亿度,每年可节约标煤6.19万吨。
据悉,哈密项目有三大优势,首先地理位置优越。项目所在的新疆哈密伊吾县淖毛湖镇,地处天山东麓,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好的区域之一,平均太阳总辐射量约每平方米6200兆焦,全年光照可利用小时数达4000小时。
还有,哈密项目选择了国内首创的五边形巨蜥式定日镜,载荷分布更加均匀,受力特性好,一方面曲圆形的镜子隐形遮挡面积小,有利于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另一方面“定日镜”通过调试可实现让其“追着太阳跑”,最大程度提升光照效率。
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光伏发电装机1152万千瓦,其中集中式光伏新增装机708.2万千瓦,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443.5万千瓦。截止6月底,太阳能光伏累计装机达到2.16亿千瓦,其中集中式光伏1.49亿千瓦,分布式光伏6707万千瓦。从新增装机布局来看,华北、华东地区新增装机较多,分别达439和219万千瓦。我们相信光热发电集发电与储能为一身是可代替化石能源电站做基础负荷和调峰负荷的绿色电源,对于保证电力系统安全、高效,助力实现“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作用。
原标题:因地制宜的“银色向日葵田”,新疆哈密定日镜追光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