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远处,另一个精心设计的“心型”光伏发电板,吸引了游人驻足观看,享受光伏发电的科普之旅。光伏发电插上研学的翅膀,为乡村振兴注入了绿色动能。
惠州博罗县观音阁镇彭村,鱼塘上有一排排深蓝色的光伏板,为乡村振兴注入了绿色动能
据悉,观音阁镇把“双碳”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推动观音阁的经济社会绿色发展。其中,坚持把光伏能源发展作为推动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的关键工程,着力打造光伏产业中的“领跑者”。落户当地的广东能源惠州博罗观音阁镇光伏复合项目,总面积约2000亩(鱼塘),计划总投资5.8亿元,建设规划容量为100MWp的“休闲农业+光伏发电”于一体的综合利用项目,跑出光伏产业发展的“观音阁模式”。
光伏+渔业
塘上发电,塘中养鱼
夏日清晨,观音阁镇菱湖、彭村、十字路等3个村静谧安详,被流转的2000亩土地上,一排排深蓝色的光伏板平铺在鱼塘水面上,“贪婪”地吸收着阳光,将阳光转为电能。在光伏板下面,鱼群穿梭在水中,当地村民给它们起了一个雅号叫“光伏鱼”。而在水面上,光伏板上转化的电能实现并网,输送到各地服务群众。
项目不占用基本农田,不占用林地,不占用自然保护区及生态红线,且项目投产后可继续进行渔业养殖,切实做到了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据测算,每年可产生清洁能源1.1亿千瓦时,年纳税额约750万元,村集体鱼塘租金收入每年约360万元。
光伏发电项目建在鱼塘上,实现了“塘上发电,塘中养鱼”的双效益。
电板建在水面上,需要进行技术的改进。”广东能源惠州博罗观音阁镇光伏复合项目部副经理周飞介绍,其中,对支撑光伏板的立柱有新要求,需更长更结实。为了尽量不影响水塘的养鱼效益,项目在设计时,特地留出了捕鱼口,方便投喂鱼儿和收获。
据观音阁镇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于2019年8月取得发改立项备案。2020年5月开始,项目就涉及各村鱼塘租赁问题进行协调,得到了村民的大力支持。2020年8月29日项目正式开工建设。截至目前,项目投资额已完成约4.8亿元,2021年6月11日部分实现并网发电。
光伏发电项目兼具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该项目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项目用地流转收入,平均为1286元/亩/年,二次流转发展特色种养业可产生收益约500元/亩/年,每亩每年合计收入可达1786元,村集体直接收益较之前增加4倍,2000亩鱼塘收入约357.2万元/年,项目创造税收约750万元/年。
相比经济效益,节能环保效益更是光伏发电项目的优势。据悉,光伏复合项目建成投产后,年平均发电量约10710万度,25年总发电量约268000万度。与相同发电量的火电厂相比,每年可节约标准煤3.6万吨,减少烟尘排放量约25000吨,减少氮氧化物约1400吨、二氧化碳约9万吨、二氧化硫约600吨。这将有效促进观音阁经济发展、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不断提高生态的“含金量”和发展的“含绿量”。
光伏+旅游
“太阳之心”集观光科普体验游玩于一体
在观音阁镇,当地正在探索乡村振兴的新模式,乡村旅游正蓬勃发展。光伏发电复合项目具有节能、环保、绿色等发展优势。能否将光伏产业与乡村旅游相融合?
对此,观音阁镇做出了积极尝试,并给出了肯定答案。近年数据显示,到观音阁镇的游客众多,2020年研学青少年近10万人次。经过反复探讨,光伏发电复合项目最终新凝练出“太阳之心”的设计理念,并通过该理念的建设打造呈现出整个光伏项目的核心价值。
享受光伏发电的科普之旅,光伏发电插上研学的翅膀
“太阳之心”作为整个光伏发电项目的科普配套设施,集观光、科普、体验、游玩于一体,立意新颖,突破传统,在工业化生产模式中大胆融入了文旅的元素。围绕“太阳之心”,还把周边的休闲平台和观光小道串联起来,并通过游轮的设计概念打造观光体验塔。站在观光体验塔上,游人可以用最佳的视觉角度欣赏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的“太阳之心”,俯瞰太阳能光伏矩阵形成的“海洋”。这一尝试为乡村振兴充电,为美丽生态赋能,助力一产和三产的高质量融合发展,描绘出崭新画卷。
“太阳之心”位于古石龙生态园。古石龙生态园是观音阁镇在彭村村打造的一个乡村振兴休闲旅游项目。近年来,研学已经成为生态园发展的主要支撑之一。“之前,项目主要以农耕文化为主,以插秧、收稻谷、拔花生等农耕体验为主。”古石龙生态园相关负责人张文冲说,现在,增加了光伏发电的科普内容,让研学游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围绕这个科普内容,生态园还特意开发了光伏发电体验课程,让孩子们通过实地参观、动手制作等方式,了解清洁能源。如,开发了太阳能小风扇组装体验项目,参加研学的孩子们动手组装太阳能小风扇,然后在太阳底下便可真切、生动地感受到光能转化成电能,让小电扇转起来。项目自推出来,受到研学团的欢迎。
这一模式的探索,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在观音阁开花结果提供了新思路,为乡村的产业振兴打开了一扇门。
原标题:惠州博罗:光伏产业注入绿色生态 “光伏+” 开启富民“快充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