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开市已满一个月,截至2021年8月13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651.88万吨,累计成交额超3.29亿元。这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一项重大创新。
“碳中和”相关的新能源板块也持续火爆,光伏产业是其中的热门主题。今年4月以来,Wind光伏指数直线上行,涨幅达到67%。在我国的双碳目标之下,光伏产业链获得广阔发展空间。
全球达成减碳共识,中国光伏发电量世界第一
气候变暖问题已得到全世界的关注,自2016年全球195个国家签署《巴黎协定》之后,近年来越来越多国家制定零碳排放目标和行动应对气候变化。截至2020年,120个国家通过气候雄心联盟承诺实现净零目标,许多国家的零碳排放目标被纳入国内政策决策。
从能源使用上看,电能、热能、燃料是三种最重要的能源终端形式。要想使用清洁能源减少碳排放,电力是其中的最佳方案,而光伏正是清洁发电领域的佼佼者。
光伏又称光生伏特,全称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是指一种利用太阳电池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发电系统,没有污染。截至2020年底,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2799.1GW。其中,太阳能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达707.5GW,较2019年增长126.7GW,增量最大。
经过近20年的发展,凭借规模和成本优势、政策红利及技术水平的持续提升,中国光伏产业链已成为全球光伏制造中心。从产能和出货量来看,硅料产能中国企业占83%,逆变器出货量中国企业占比75%,多晶硅、硅片、电池片和组件四个环节在全球累计产量中的占比均超过三分之二。目前,中国光伏总装机容量世界第一,发电量世界第一,在光伏发电领域领先全球。
受自然条件约束小,光伏进入平价时代
对比其它能源类型,光伏开发具备最大的发展潜力和可行性。建设水电站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核电站废料处理存在安全隐患,地热发电站受限在火山活动地带附近,风力发电对选址要求较高。备受追捧的生物质能发电,主要利用垃圾焚烧和沼气发电,产量低且成本高。
相较之下,光伏受自然条件约束较小,发展空间广阔。根据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预测,到2025年光伏新增装机量达87.1GW,发电量超7000亿千瓦时。
6月1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2021年新能源上网电价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规定,2021年起,对新备案集中式光伏电站、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项目和新核准陆上风电项目,中央财政不再补贴,实行平价上网。在除青海外的绝大多数地区,2021年新建光伏项目指导价均已低于燃煤基准价,新建项目正式进入低价时代。
资本助推原料扩产,重点关注行业龙头
各国相继提出碳中和目标,增强了光伏产业链的信心,行业逐渐进入供过于求的阶段。从硅料、硅片、电池片到组件,乃至辅料和设备企业都在扩产,截至2020年底,硅片、电池片和组件环节产能达到235GW、262GW和325GW。硅料产能则为57万吨,产能仍偏紧缺。
大幅扩产的背后,少不了资本的助力。根据国融证券的统计,光伏行业融资金额每年创新高,2020年达到400亿元,2021上半年有近250亿元的融资。其中,市场影响较大的是,美股企业大全新能源回归国内科创板IPO上市,实际募资金额高达64.47亿元。业内预计,下半年需求高景气,光伏产业链价格将维持高位。
目前,在光伏行业,国内资本市场已经涌现出一批龙头企业。
以隆基股份为例,该公司从硅片业务起步,逐步拓展到电池片、组件、BIPV等环节,一体化态势已然成型。隆基股份通过领先研发技术导入量产环节,保证了效率和收益。2019年初至今,公司市值由不到500亿飙升至超过4500亿。
光伏胶膜作为组件关键材料,对透光率、耐老化等要求较高。福斯特作为光伏胶膜行业的全球龙头,市占率常年保持在50%以上,未来布局电子新材料感光干膜产品,有望带来新的增长点。
逆变器通过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是光伏发电系统中的重要一环。阳光电源主要研发生产新能源逆变器,2021年一季度实现营收33亿元,同比增长81%。同时,公司作为储能系统国内出货量第一的企业,有望受益“新能源+储能”模式。
业内认为,光伏行业兼具确定性和成长性,具备长期配置价值。据万联证券测算,预计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需要将电力行业的碳排放量控制在40.2亿吨以内。中性情况下,若光伏装机量达到40%、光伏总装机量将达到5471GW,未来光伏行业还有近30倍的增长空间。
原标题:碳排放市场迎满月,这个新能源行业还有30倍增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