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188金宝搏下载app » 市场 » 正文
 
坚定不移地推动“四地”建设 释放出产业转型升级新能量
日期:2021-09-06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sy_youfutai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创新开拓

打造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

盐湖是大自然赋予青海宝贵的资源禀赋,对工业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以钾、镁、锂著称的世界第二大盐湖察尔汗盐湖,以锂著称的东、西台吉乃尔和一里坪盐湖,以硼、锂著称的大柴旦盐湖,以盐湖旅游著称的茶卡盐湖……每一座盐湖,都如同明珠一般镶嵌在青海广袤的土地上。据统计,青海有大大小小盐湖一百多个,氯化钾、氯化锂、氯化镁和硫酸镁资源储量均居全国之首,氯化钠和溴资源储量在全国位居第二。

盐湖产业支撑着新能源、新材料、核工业、化工等诸多产业。中科院青海盐湖研究所、五矿盐湖、青海盐湖工业股份、青海中信国安锂业、金昆仑铝业等一大批机构、企业在青海发展壮大,形成钾盐、钠盐、镁盐、锂盐、氯碱等产业集群,产业链条不断延伸。随着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持续深入,盐湖产业正在为未来科技提供强劲驱动力,高效清洁能源利用、新能源汽车、高分子材料……青海盐湖产业已经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也必将在更广泛的领域呈现更大价值。

结合青海优势和资源,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十四五”期间,青海省将强化盐湖化工产业升级和链条拓展,稳定钾、扩大锂、突破镁、开发钠、培育硼、拓展其它元素,推进氯平衡综合利用,推进盐湖+轻金属合金材料、盐湖+高分子材料、盐湖+功能材料、盐湖+新能源、盐湖+碳中和,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的发展重点。争取到2025年,青海资源配置进一步得到优化,产业发展政策更加健全、盐湖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一批重大项目逐步落地实施,一批共性关键技术取得突破,盐湖产业产值再上一个大台阶。

低碳环保

打造清洁能源产业高地


从使用火开始,能源就成为了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人类文明发展至今,使用清洁能源已经成为永续发展的希冀。依托丰富的风、光、水、热能资源禀赋,青海省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在清洁能源发展上迈出坚实步伐。

2019年,青海获批建设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如今,海南州、海西州两个可再生能源基地双双跃上千万千瓦级台阶,全省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超过九成、居全国第一。海西州6万千瓦光热项目为全国首座商业化运行光热电站,海南州龙羊峡水光互补电站群装机规模为全球同类型最大,海南州共和光伏园区为全球最大的生态光伏园区,全省集中式光伏装机居全国第一。

在清洁能源开发应用中,青海企业各显身手,持续创新开拓,结出硕果。三峡能源青海分公司先后建成了青海第一批光伏项目、第一个高海拔风电试验项目、全国首个大型平价上网光伏项目等重点项目;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在全球海上风电创新排名位居第一,成为国内前三、全球前六的风机整机制造商;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光伏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是首批获得科技部认定的光伏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在光伏电池转换效率和组件输出功率方面先后20次创造和刷新世界纪录。青豫直流作为支撑青海新能源大规模开发规划建设的第一条特高压输电大通道,于2020年12月30日全面建成投运……

以服务全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己任,青海省以新能源规模化开发为重点,以100%清洁能源使用为目标,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智能电网建设为保障,深度挖掘水电潜力,大力发展光伏、风电、光热、地热等新能源,积极引进发展大数据、区块链等绿色高载能产业,持续扩大多晶硅料、光伏组件、储能产品、风机设备制造等产业规模,加快国家储能重点实验室和研发中心、千亿锂电产业基地、多能互补清洁能源示范基地建设,贯通新能源装备制造全产业链,尽快建成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全力打造国际清洁能源产业高地。

文化共融

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


雄踞世界屋脊,青海省以“三江之源”闻名于世,被誉为“中华水塔”“地球第三级”。正所谓天地有大美而不言,青海壮美山川,大气而磅礴,雪山、草原、森林、湖泊、戈壁……独特的地理特征、自然资源、民族文化,为青海发展生态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质资源。

青海省不少旅游资源规模堪称国内乃至世界之最,有世界级旅游资源11处、世界自然遗产1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3处、水利风景区13处、森林公园7个、湿地公园19个、地质公园7处、沙漠公园1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1处。

在青海,昆仑文化、河湟文化、唐蕃古道文化、丝绸之路文化、红色文化、非物质文化共融促进,构建起无与伦比的旅游吸引力;金银滩-原子城景区、茶卡盐湖景区……越来越多的景区成为“网红”打卡地,通过互联网吸引全国乃至全球游客;环青海湖自行车赛、河湟文化旅游艺术节、门源油菜花节……在盛夏时节,青海成为不可多得的避暑胜地,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让游客流连忘返;青海湖、祁连山、柴达木、昆仑、三江源……每一个关键词,都富含迷人的人文地理历史内涵,让人心驰神往。

据统计,“十三五”期间,青海省累计接待游客19646万人次,年均增速21.73%;实现旅游总收入2109亿元,年均增速22.68%。文化和旅游业对全省经济的贡献份额明显增长,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持续叠加。

以生态保护优先为主导,以创建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为引领,青海省着力构建“一环六区两廊多点”生态旅游发展新格局。青海省将推动实施重大生态旅游强基础补短板工程,加快培育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各类自然公园等重要生态保护地的生态旅游产品;规划建设一批精品旅游路线,创建国家级旅游景区和旅游度假区,推动大区域、大流域旅游联动发展,延伸旅游产业链条,提升生态旅游要素发展产业化水平;将定期举办创建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高级论坛,创办高水平国际性生态旅游节展赛事……大美青海,盛装绽放、款款走来。

生态优先

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


作为世界四大无公害超净区、全国五大牧区之一,青海这片富饶的土地,孕育出高原独有的宝贵物产。中国藏羊之府、世界牦牛之都的盛誉加身,青稞、冷水鱼、枸杞、中藏药材等物产闻名天下。

近年来,青海坚持走“生态青海、绿色农牧”发展之路,积极创建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持续优化农牧业产业结构,打造规模化、标准化、规范化产业格局,凸显青海农畜产品独一无二的生态价值,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

在种植业方面,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试点300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400万亩,有机枸杞种植面积达到11.78万亩,干果产量1万吨,成为中国最大的有机枸杞生产基地。

在畜牧业方面,建成中国最大的有机农畜产品生产基地,认证有机草场面积7327万亩,认证有机牦牛121万头、有机藏羊325万只,牦牛藏羊可追溯体系覆盖到30个县。

在渔业方面,水产品年总产达到1.83万吨,冷水鱼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是中国最大的冷水鱼生产基地。

在农牧业产业化方面,培育省级以上龙头企业154家,获得“中国驰名商标”20个,获认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805个,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0%。

物华天宝、民珍国瑞。“青”字号农畜产品品牌,正在以全新的面貌走出高原,把幸福的味道传播到世界。青海省以推动农牧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以创建绿色有机示范省为载体,以“提质、增量、补链、扩输”为路径,加快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补齐产业发展链条,做大做强绿色有机农牧产业,打响“生态青海、绿色农牧”品牌,努力构建东部高效种养产业发展区、环湖循环农牧业发展区、柴达木绿洲农业发展区、沿黄冷水鱼绿色养殖发展带,力争到2025年,初步建成质量高、效益好、竞争力强的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 

原标题:坚定不移地推动“四地”建设 释放出产业转型升级新能量
 
相关阅读: 光伏 清洁能源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21spv.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国际商报
 
[ 188金宝搏下载app 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