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达峰、碳中和大背景下,新能源行业迎来政策和需求双重利好,二级市场上,光伏、HIT电池、智能电网建设等相关概念板块也被主力资金反复挖掘,周四再现涨停潮,赚钱效应快速扩散。
央企民企纷纷入局抢占分布式光伏项目
从央企到民企,各企业加大分布式光伏部署力度。国家能源集团已经拿下19个县(市、区)整县推进名额,规模超4.12GW。此外,包括国家电网、国家电投、华能集团及华电集团在内的大型央企也在逐步推进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
在政策持续支持下,2021年及以后户用装机有望大幅增长,截至2020年户用光伏渗透率不到1%,新增装机10GW,累计装机20GW,预计到2030年达到10%以上,对应户用新增装机137GW,累计装机631GW。
机构表示,各地方政策持续跟进,各央企民企纷纷入局抢占分布式光伏资源。未来分布式光伏增长空间广阔,并且在相关政策与成本下降的带动下,BIPV市场也有望释放增长潜力。
光伏行业长期向好,HIT电池或成未来之星
降本、增效是光伏行业发展所遵循的两条原则,与当前主流的 PERC电池相比,HIT具有工艺流程短、转换效率高、功率衰减低等优点,同时面临着成本较高的问题。
2019年HIT电池平均转换效率为23%,根据 CPIA 预计,2025 年平均转换效率将达到25.5%;当前异质结电池成本相较于其他电池仍然偏高,2020年,HIT 电池成产成本为 0.91 元/W,相比PERC 电池的生产成本高出约0.19元/W。
到 2022 年 HIT 电池降本到 0.7 元/W,相比 PERC 电池的生产成本低约 0.01 元/W,HIT电池的成本优势开始显现,有望逐渐成为下一代光伏电池的主流技术。
智能电网是传统电网与多种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融合
根据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智能电网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运行[2015]1518 号),智能电网是在传统电力系统基础上,通过集成新能源、新材料、新设备和先进传感技术、信息技术、控制技术、储能技术等新技术,形成的新一代电力系统,具有高度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等特征,可以更好地实现电网安全、可靠、经济、高效运行。
国内关于智能电网的概念最早由国家电网于 2009 年首次提出,此后经历了规划试点(2009-2010 年)、全面建设(2011-2015 年)以及引领提升(2016-2020 年)三个阶段。整体而言,在国家电网大力推进下,我国智能电网建设成果较为显著,电网资源配置能力、可靠性、安全水平以及运行效率均得到较为有效的提升。
2019 年,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三型两网”发展战略,即打造“枢纽型,平台型,共享型”企业和建设运营好“坚强智能电网,泛在电力物联网”,意在通过建设运营好“两网”实现向“三型”企业转型。国家电网推进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智能电网建设步入新阶段
电力物联网建设的市场规模有望超千亿规模
根据国家电网发布的《国家电网智能化规划总报告》,在“坚强智能电网”的三个建设阶段中,智能电网第一阶段(2009-2010 年)的总投资为341.00亿元,第二阶段(2011-2015 年)、第三阶段(2016-2020 年)的总投资为1750.00亿元,占电网总投资的比例分别为 6.19%、11.67%、12.50%,智能电网投资额占电网总投资额的比例呈上升趋势。
参考国家电网的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投入情况,我们认为电力物联网建设的市场规模或许在千亿级别以上,市场空间巨大,行业内相关产业链上企业迎来发展机遇,建议积极关注电力物联网行业的投资机遇。
原标题:新能源四项新业态,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