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情 » 统计数据 » 正文
 
中国光伏如何破除“双反”魔咒【深度】
日期:2014-04-14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apple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上一轮欧美“双反”对晶科能源的启示是:第一,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过度依赖一个市场是危险的;第二,商业模式要创新,开拓新兴市场才能帮助企业避开被动局面,走出一条新路。

       “我们早就估计美国会效仿欧盟‘双反’,调整它的‘双反’政策,所以第二轮也在意料之中,只是早晚的问题。”晶科能源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CEO)陈康平向记者如是说。

       1月23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对来自中国大陆的光伏产品再次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以下简称“双反”),同时对来自台湾地区的光伏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2月14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作出初裁,初步认定美国国内产业因进口中国光伏产品而遭受实质损害。未来几个月,中美双方将就此展开博弈。

       “双反”就像悬在中国光伏产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都可能落下。这是美国对华光伏产品的第二轮“双反”调查,上次于2011年发起。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双反”调查也才刚刚得到妥善处理。

       由于早有心理准备,陈康平显得很坦然,得知美国第二轮“双反”后,他迅速通知了公司相关部门,做了几套预案。然而,这种兵来将挡、水来土淹的方法并不是长久之计,如何使“双反”不再是对手的王牌才是关键所在。

       “步步惊心”

       晶科能源品牌总监钱晶将过去几年中国光伏企业的经历描述为“步步惊心”。她对记者说:“很难想像,我们竟然走到了今天。曾经,我对未来持怀疑态度,甚至去问董事长和CEO还有没有必要苦撑下去。”

       然而,曾几何时,光伏行业是一个带有光环的行业,更是一个造星的行业。

       2000年,37岁的施正荣以海外华人的身份回到中国,在此7年前,他已加入澳大利亚国籍。这次,他打算回来创业。一个小挎包、一台笔记本电脑,施正荣带着它们辗转多个城市。最终,他落脚无锡,在那里创办了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仅仅5年后,尚德在纽交所成功上市。

       令人惊讶的不止这些,2006年,在《福布斯》杂志“全球富豪榜”上,施正荣以22亿美元排名第350位,超越荣智健成为中国大陆新首富。这期间,资本和人力纷纷进入光伏行业。有数据显示,一度国内达到500多家光伏生产及研发单位,从业人员近十万。

       中国光伏产业由此产能飙升。2001年,中国光伏电池产量仅3兆瓦,2007年已达到2000兆瓦,居世界第一,6年增长了600多倍。当时,中国国内并没有如此大的需求,光伏产品主要出口海外。

       不想,2008年,一场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内蔓延,中国光伏产业受到严重冲击,不少企业停产,甚至倒闭。金融危机犹如当头一棒,中国光伏产业开始调整。

       然而,还没缓过气来,坏消息又来了。

       2011年10月,德国光伏企业太阳能世界(Solar World)的美国分公司要求对中国75家相关企业展开“双反”调查。经过一系列博弈,2012年11月,美国作出终裁,认定从中国进口的光伏电池及组件实质性损害了美国相关产业,美国商务部将向从中国进口的相关产品征收“双反”关税。

       祸不单行,2012年9月和11月,欧盟先后启动对华光伏产品的“双反”调查。要知道,欧盟“双反”比美国“双反”对中国光伏企业的影响严重得多,中国光伏产品主要出口欧盟,一旦实施,中国光伏企业将面临灭顶之灾。

       陈康平告诉记者,国内知名的光伏企业基本上都是上市公司,看一下前两年的财报数据,就知道有多困难,最困难的是现金流紧张。

       2012年一季度,包括江西赛维、尚德电力在内的10家境外上市光伏企业全部亏损,合计亏损高达6.12亿美元。而施正荣也已走下神坛,2012年他辞任尚德CEO,2013年3月4日,辞去尚德董事长职位,几天后的3月20日,法院裁定尚德实施破产重整。

       反复较量

       今年3月,中欧光伏“双反”问题得以妥善解决,中国光伏企业没有出现灭顶之灾。然而,这是历经诸多博弈,反复较量的结果。

       欧盟“双反”,再次出现太阳能世界这家德国企业的影子。2012年7月24日,正是以太阳能世界为主导,欧盟25家光伏企业向欧盟委员会提出申请,要求对进口自中国的光伏产品进行“双反”调查。

       这引起了中国光伏企业的不满。当年8月19日,中能硅业、赛维LDK、洛阳中硅、重庆大全等四大多晶硅企业向中国商务部提交申诉,要求对产自欧盟的多晶硅实行“双反”调查。

       欧盟启动对华光伏产品的“双反”调查后,中国商务部决定,对原产于欧盟的太阳能级多晶硅进行“双反”立案调查。这场由欧盟引发的“双反”调查逐渐变成了一场贸易战,中欧开始了艰苦卓绝的谈判。

       一开始,形势不容乐观。2013年5月22日,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发表声明称,中方提出务实可行的价格承诺方案,但欧方予以直接回绝,也不回应谈判工作组提出的问题和解释。中欧首轮价格承诺谈判宣告破裂。

       这时,距离欧盟初裁时间已经不多了,这惊动了中欧双方高层。

       2013年5月底,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访问瑞士、德国期间表示,中国政府坚决反对欧盟对华光伏产品的“双反”调查。6月3日,李克强应约同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通电话,重申中国政府对光伏案的高度关注。

       高层的磋商使事情出现了转机。6月5日,欧盟作出初裁,将从6月6日至8月6日对中国光伏产品征11.8%的临时反倾销税,如果中欧双方未能在8月6日前达成解决方案,反倾销税率随后将升至47.6%。

       接下来的两个月,中欧就反倾销调查达成“价格承诺”协议,加入价格承诺协议的中国光伏企业,以每瓦55~57欧分(1欧分约合0.1元人民币)向欧盟出口,并受到配额限制;未加入的企业则面临平均47.6%的惩罚性关税,中国有约90家光伏企业自愿参加了价格承诺,占同类企业总数的70%。

       2013年12月5日,欧委会作出终裁,除价格承诺企业外,对华光伏组件与电池征收47.7%~64.9%不等的双反税。已于8月6日生效的价格承诺继续有效,承诺企业增至121家,占对欧盟出口总额的80%左右。“双反”措施和价格承诺自2013年12月6日起正式生效,期限2年。

       随后,中方也作出了让步。今年1月24日,中国商务部公布了对欧盟多晶硅“双反”的初裁调查结果,认定多家欧盟企业存在补贴和倾销,对我国多晶硅产业构成实质损害。其中,裁定瓦克化学倾销幅度和从价补贴幅度分别为21.8%和10.7%,只是考虑到特殊市场情况,决定暂不实施措施。

       3月20日,中国商务部网站披露,德国瓦克化学公司代表向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签署并递交了价格承诺书,至此,对欧盟多晶硅反倾销和反补贴案得到妥善解决。

       走出一条新路

       随着中欧光伏“双反”问题的解决,中国光伏企业赢来了曙光。

       2013年三季度,阿特斯、常州天合光能、晶科能源等光伏企业结束了连续数个季度的亏损。其中,晶科能源2013年实现营收11.7亿美元,净利润3110万美元,成为首家全年扭亏为盈的中国光伏企业。

       然而,如今中国光伏企业又面临美国第二轮“双反”,还有消息称澳大利亚、日本也可能对中国光伏业发起“双反”,中国光伏产业仍然面临很大压力,“双反”魔咒仍待破解。

       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研究员萧函认为,面对“双反”,中国政府应当据理力争、积极应诉,以最大的诚意通过谈判化解危机。

       其实,中欧光伏“双反”问题的解决,很大程度上就是政府层面的推动,产业和企业层面很被动。

       “这背后的原因还是中国光伏产业较大规模的产能过剩。”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向记者强调。

       萧函则告诉记者,中国光伏频繁遭遇“双反”,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中国光伏产业属于粗放式发展,产品价格低廉、技术含量较低,国际市场竞争力较强,难免会遭到其他国家打压;二是西方国家的意图很明显,那就是保护国内产业,打压中国光伏企业。

       陈康平表示,上一轮欧美“双反”对晶科能源的启示是:第一,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过度依赖一个市场是危险的;第二,商业模式要创新,开拓新兴市场才能帮助企业避开被动局面,走出一条新路。

       目前,晶科能源国内国际业务比例基本相当,国际业务除美国、德国、英国等,已扩展至日本、印度、南非和中东地区。

       在林伯强看来,破除“双反”魔咒,更要从解决产能过剩入手,一方面增加国内市场比重,另一方面政府停止不断给相关企业“输血”,淘汰落后产能,进行技术革新,转型升级。

       陈康平向记者透露,目前国内很多企业内部的研发团队都是各自为政,硅片、电池片、组件、系统等是独立分开的,同时是闭门造车,研发出来的新技术可能只适合实验室,很难实现量产,或不能跟下一步骤无缝结合。

       “比如新技术让电池片效率提高了,但可能会因为没考虑到组件制造的困难,使后续的封装损失提高,这样一个抵消,最终成品效率并没有提升。”陈康平说,目前晶科能源组织架构是,一个首席科学家,统管整条制造链环节的研发,团队协同工作,实现组件和系统效率最高化,且成本仍具有竞争力。

       要跳出“双反”魔咒,陈康平认为,还要转变商业模式,不能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一定要早一步走出竞争激烈的市场。在国际市场,要更本土化,产品和服务要符合当地市场需求。

       很明显,破除“双反”魔咒尚需时日,中国企业苦练内功尤为重要。

来源: 《环球》杂志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21spv.com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 行情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产品展台
 
热门188金宝搏下载app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